红军

他是红军叛将,残忍杀害多名高层干部,晚年致信中央:我想回家乡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动动发财的手指点点右上方的“关注”,后续我们会为您带来更多有趣的内容,方便您及时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龚楚,曾是与毛主席、朱老总齐名的红军领袖,三人被称为“朱毛龚”。按照正常的剧本走,他前途无量,建国后能担任要职。

然而他在革命艰难时期,选择投靠国民党,并帮助敌人残忍杀害我党的同志,给我党造成了严重损失。由于龚楚在红军中拥有很高的地位,因此他也被称为“红军第一叛将”。

国民党溃败后,他一直生活在香港。1990年,80多岁的他给邓公、杨尚昆、王震三人各写了一封信,申请回广东老家长住。

邓公会不会答应这个老战友的请求?龚楚当年为什么要叛变,其结局如何?

写信申请回乡长住

1990年9月13日晚上,韶关乐昌县长来镇上的人们非常激动,没有丝毫睡意。其中,有的是普通民众,有的是镇上和县里的领导。他们一边小声议论着什么,一边在等待一个人。不一会儿,他们等的人出现了。

只见一个拄着拐杖的老人在旁人的搀扶下,步履蹒跚地走向人群。他一身西装,戴着眼镜,穿着打扮与在场的人都不一样,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不少人看到他,脸上露出了笑容。

其实,这是一场接风宴。当地人如此隆重迎接的人,就是龚楚。

时隔数十年,终于再次踏上了这片土地,见到了熟悉的人和景物,他脸上的笑容没有消失过。

与当地领导、亲人朋友寒暄后,他颤颤巍巍地从口袋里拿出三封信,交给对方,请他们代自己寄发。

信是龚楚亲笔写的,内容是问候以前的老同事,收信人则是邓公、王震和杨尚昆。除了和他们叙旧之外,他在信中还表达了一个请求——申请回乡长住。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没有忘记那些曾经杀害我党同志的特务、国民党将领,并下令追究他们的责任。很多恶人,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作为前国民党少将,龚楚每天过着担惊受怕的日子,深怕自己的过去被人知晓,被抓进监狱中。于是,他改名龚松庵,在香港生活了几十年。

都说时间能消除一切仇怨,加上人民政府胸怀宽广,渐渐的不再追究这些人的罪行。1988年,最高人民法院宣布“不再追诉国民党军政人员的犯罪行为”。

听说消息,龚楚十分激动。此时,他已经87岁了,想阔回阔别多年的家乡看看,甚至在老家长住。落叶归根,是他最大的愿望。

为此,他向有关部门写了申请信。虽然统战部批注了他的申请,指示当地各部门按照原国民党中级军政人员接待他,可回乡长住的事情还没有着落。

龚楚明白这事儿不是一般人能解决的,便怀着复杂的心情给位高权重的老同事们写信,请他们帮忙。他不知道申请能否得到批准,毕竟自己过去做了太多错事。

革命艰难选择叛变

1935年春天,龚楚接到上级的命令,带领一部分红军战士到湘南一带与敌人展开游击战。那时候,红军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

1933年9月末,蒋介石企图将红军斩草除根,彻底消灭革命力量,所以调集了100万左右的兵力,下令对红军展开“围剿”。

敌人的兵力比我军多不少,装备也更好,我军没有优势。更要命的是,内部同样出现了矛盾,“左”倾教条主义明显,毛主席失去了对军队的指挥权以及在党内的话语权。

因王明等人的错误指挥,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伤亡惨重,失去了大片根据地,不得不进行长艰苦卓绝的长征。但敌人乘胜追击,加紧对红军的打击。

为保留革命力量,1935年2月中央决定将部队和机关工作人员分为九部分,各自突围。

龚楚战斗经验丰富,负责率红24师71团9个连的战士,从赣粤边界向湘南突围,同时收容在湘江战役中与与部队失散的红34师战士。

他立即带着部队从于都出发,一路与敌人、地方团斗智斗勇。经历了几次战斗,部队在3月中旬终于到了郴县一带,开辟根据地。

不过,部队伤亡很大,与组织失去了联系。红军的处境,令龚楚的压力很大。

之前,他没遭受过如此大的失败。国民党部队狗皮膏药一般的穷追猛打,让他觉得自己随时可能毙命,看不到胜利的希望。渐渐的,他的信念变得越来越薄弱。

与此同时,敌人一边进攻,一边试图用高官厚禄、金钱和美色诱降那些革命信念不坚定的红军,间接削弱我军的力量。贪生怕死的龚楚看到对方给出的条件后,彻底没有了革命的心思,决定投靠国民党。

5月2日,他先带着一个连的战士来到了黄茅村,准备投敌。晚上,他谎称身体不舒服,早早睡下了。深夜,大家都睡着了,他蹑手蹑脚地打开门,走出屋子,然后马不停蹄地逃到了老家常来村。

接着,龚楚托关系找到了国民党粤军将领陈济棠,表示想为其效犬马之劳。为了证明自己是真心实意投靠国民党,他提前亲手杀害了71团的政委,当作投名状。

另外,他告诉陈济棠:

“赣南游击队里的两个红军将领,一个是项英,一个是陈毅,我有办法抓住他们!”

对于龚楚的话,陈济棠是半信半疑。一方面,他之前是红军的高级指挥官,能骗取项英和陈毅的信任。另一方面,他们非常聪明,恐怕不会轻易上当。

的确,龚楚叛变之前,在我党可是与毛主席、朱德齐名的人物。他23岁参加革命,次年成为共产党员,是我党最早从事农运的领导人之一。

他参加了周总理、朱德等人领导的“南昌起义”和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为“井冈山会师”作出了重要贡献。

1928年6月,他被任命为红四军前委常务委员,与朱毛二人并称为“红四军前委三人小组”。由此可见,他当时的地位有多高。

1929年的“百色起义”爆发后,龚楚担任红七军参谋长,参谋长是邓公,两人由此一起共事。

但此人居功自傲,上了井冈山之后,除了毛主席,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这样的性格,导致龚楚在1932年末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被撤销了红七军军长一职,该任团长。

级别一下子降低了不少,他非常不满,觉得自己有功,“组织的处罚太重”。犯了错不反省,反倒怪罪组织,这种人后来叛变,似乎不奇怪了。

正是因为知道龚楚的来头,所以陈济棠选择相信他,安排他当粤军第一军“剿共游击司令”。就这样,他成了“红军第一叛将”,开始将枪口对准红军。

北山事件的罪魁祸首

1935年10月初,龚楚接到了主子安排的第一个任务,到北山破坏游击队,设法抓捕陈毅、项英,给他安排了30多个帮手。

他心想“这是变节后的首秀,一定要漂漂亮亮地完成任务”,为了更好的接近北山游击队,他将部队伪装成湘南红军。

13日到达天井洞后,龚楚不知道游击队具体在哪里,找了两天都什么发现。既然找不到游击队,那就让对方主动联系自己。

他和当地匪首周文山打了一场假仗,四处宣扬30多名“红军”打跑了100多名敌人,张贴告示寻找“同志”。

很快,他的诡计奏效了。

天井洞游击队误以为龚楚真的是红军,而且他是游击队长贺敏学的老领导,加上当时通讯受阻,后者不知道他已经叛变了。贺敏学等人主动联系上他,得知了他在湘南的“丰功伟绩”。

见取得了贺敏学等人的信任,龚楚进行下一步计划,告诉他们自己这次来北山,“是为了接陈毅、项英两人到湘南指挥工作,加强红军对该地区的领导”。其他人信以为真,安排中共赣粤边特委机关后方主任何长林和他联系。

谁知何长林是个不靠谱的,经不起龚楚的威逼利诱,当了敌人的走狗。二人狼狈为奸,写信给项英、陈毅。

当信送到他们手里时,陈毅起了疑心,认为自负的龚楚不可能请别人去指导工作,其中一定有诈,建议项英过一段时间再说。项英一想,龚楚确实有些反常,同意陈毅的主张,没有立即回信。

迟迟没有收到回复,龚楚坐不住了,担心事情暴露,打算主动出击。在他看来,即便只铲除了贺敏学,也比自己空手而归,无法向上级交代要好。

他命何长林以召开会议的名义,将游击队的指挥员诱骗到龙狮石,自己则提前在这里设好埋伏。

贺敏学等几十位同志没有怀疑,到了开会地点。途中,有的指挥员发现了龚楚部队异常的地方。

第一,龚楚部的服装比较新,不像是穿了很久。要知道,红军条件艰苦,很多战士的军服打满了补丁。

第二,这支队伍拿的枪差不多,不像游击队的长短不一。

第三,该部队都讲广州方言。按理来说,战士来自不同的地方,大家讲的方言不一样,除非他们是地方部队。思及此,他们心中有种不祥的预感。

果不其然,贺敏学见会场周围戒备森严。如果是正常开会,不需要如此警戒。他转身想走,却被4名敌人瞄准。虽然最后贺敏学负伤脱险,但游击队中50余人当场牺牲。

然而此时,龚楚并没有打算收手。

10月20日,通过何长林的告密,龚楚知道了侦察班采购物资的必经之路,企图抓到侦察员后从他们口中获取游击队的驻地情报,从而抓捕项英以及陈毅。

龚楚千算万算,没有算到侦察员吴小华给自己来了个“空城计”,想办法通知了项英二人。等他赶到目的地时,他们早已转移。

没有抓到两人,他恼羞成怒,一边在北山各个关卡盘查来往人员,四处悬赏他们的人头,一边拿当地群众出气。与红军有过接触的老百姓,全被他下令抓起来,进行严刑拷打,甚至杀掉他们。

除此之外,北山有红军医院、机械所等后方机关,也成了龚楚泄愤的对象。他和何长林带着敌人摧毁了这些地方,并杀害了医院里还没来得及转移的伤员。

这便是著名的“北山事件”,北山游击队、地下组织损失惨重。10月底,他又率部进攻湘南的游击队,致使湘粤赣特委宣传部长方维夏、粤赣红军游击支队司令蔡会文等同志壮烈牺牲。

罪魁祸首龚楚,“因功”加官进爵,得到了重用。国民党以为找了个对付共产党的好枪手,没想到是养了一头白眼狼。

死不悔改,拒绝承认错误

1937年之后,龚楚先后担任第七战区第一纵队抗日游击司令、第四战区第四十六军少将参谋长等职。他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一定贡献,曾与日寇激战,保住了韶州。解放战争时期,他成了广州行辕少将高参,继续同国民党一起对付我党。

当国民党节节败退,龚楚的思想再次发生变化,想依靠我党。1949年11月,他收到时任中共北江行署主任黄松坚的劝降信。

他的骄傲,在生死面前不值一提,最终决定投降。得知解放军的首长是林彪后,他以为这事没得跑了。毕竟林彪曾经是他的手下,两人算是旧识。看在过去的情分上,林彪一定会妥善处理他。

令龚楚震惊的是,因投诚的国军将领太多,他根本不够格让林彪亲自处理。关于他投诚的事情,由林彪手下的一个师长处理。他所谓的自尊心作祟,认为太没有面子了,投诚后逃到了香港,也没有听从组织的安排劝降薛岳。

眼看新中国发展得越来越好,龚楚想回来,但又不敢,害怕被追究责任。他写了一本名为《我与红军》的回忆录,书中只提自己当年的功绩有多大。

对于过去叛变投敌一事,他没有提半个字。可见,他居功自傲的本性没有改,拒不承认自己的错误。

后来人民政府宣布对前国民党将领、官员既往不咎,龚楚才得以回广东老家。

邓公收到他的信件时,很震惊。面对老同事的请求,或许是看在他过去对党的贡献上,或许是因为别的原因,邓公说:

“龚楚我是了解的,他的确是我党的叛徒,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伤害。但事情已经过去了,我们应该拿出一点气度来嘛!”

邓公的意思很明确,不要再追究往事,同意龚楚回乐昌县长住。随后,他给龚楚打了个电话,问候对方。

邓公的气度,让龚楚老泪纵横,感慨不已。他在老家生活了5年多,实现了落叶归根的愿望。

虽说龚楚曾经做了很多对党、对人民不好的事情,害死了多位优秀的同志,但党和政府、邓公最终选择原谅他,以及善待他,体现了党的包容性和邓公的胸怀,这也是邓公为什么受世人尊敬、我党能走到今天的重要原因。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