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红色标语 陕西省文物局供图
▲ “同志们赶快踏着先烈的鲜血前进啊”巨型砖铺红色标语 陕西省文物局供图
遍及三秦大地 红色标语光耀当代
陕西省太白县黄柏塬镇皂角湾村的太洋公路边就有一座“红军标语纪念馆”,纪念馆内有一条“春荒到财东富豪家里去分粮食吃”的标语,格外引人关注。据介绍,当年红二十五军到达太白县黄柏塬镇皂角湾村时正值春荒,许多人家揭不开锅。为解决当地群众春荒之难,红军开仓放粮,在解决了老百姓饥荒问题的同时,也鼓舞了士气,提高了红军队伍的影响力。
▲“春荒到财东富豪家里去分粮食吃”标语 陕西省文物局供图
当年的红军标语,现在已成为开展红色教育的课堂,是广大党员“淬火”的地方。“‘红军标语纪念馆’集保护、研究、展陈、社教于一体,充分发挥红色纪念馆的社会教育功能。近年来,太白县各级各部门把‘党史学习教育’的课堂搬到这里,各社会团体也在这里开展党日主题活动。”太白县委宣传部的相关负责人介绍。红色标语,是共产党人永不褪色的“初心”,也是广大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汲取革命营养,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精神宝藏。
2010年,在全国革命遗址遗迹普查工作中,陕西省镇巴县留存石刻标语18件、墨书标语15件、石灰书写标语6件,其中保护较好的有镇巴县三元镇苏家坡赵家院子中红军用墨书写的革命文献资料——《中国共产党十大政纲》《土地法令》等。
“取消一切苛捐杂税”“实行土地革命”“为土地归农民而战!”……在陕西镇巴县博物馆红军墨书标语专题展览厅内,红色标语静静陈列。1933年,红四方面军所部相继来到镇巴山城,他们在这里打击土豪劣绅、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军队和王三春匪部的猖狂进攻,而红军标语就是红军革命斗争中的重要手段。几年间,山岗路旁、关隘要道、集市街头、古庙祠堂、村舍院落,红军或凿石刻字,或墨书制作,留下了大量宣传标语。
激励革命斗志 形式多样内容直观
目前,陕西的红色标语主要集中在陕南的宁强、南郑、镇巴、留坝、西乡、城固、旬阳和宝鸡太白等地,根据标语的表现形式,基本可以分为石刻标语、墨书标语和石灰水标语3种类型。另外,陕西还保存有全国独一无二的巨型砖铺红色标语。在陕西渭华起义教育基地,“同志们赶快踏着先烈的鲜血前进啊”这个长20米、宽2.1米的青砖鹅卵石铺砌的标语,作为国家革命类一级文物,虽寥寥数字,却将那个战火纷飞的革命峥嵘岁月呈现在人们眼前。
由于采用群众最为熟悉、简洁明了的语言,红色标语让群众一看就明白、一听就能懂,既形象地记录了当时的革命形势,又鲜明地表达了爱憎情感,很容易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共鸣,成为鼓舞人民群众积极参军参战、支援红军、同一切敌人做斗争的强大思想武器。
以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的石刻标语为例,从内容来看,“拥护红军”“争取苏维埃的中国”“只有消灭刘湘,才能救穷人”“欢迎青年士兵参加红军,同红军一路消灭英日帝国主义走狗刘湘!”“打倒帝国主义!”“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等标语涵盖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既有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传苏维埃政府和红军的内容,也有反对帝国主义、国民党和地方军阀的内容,正面革命宣传与宣传劝降说理并重,内涵十分丰富。
“直至现在,当我看到这些红色标语,都感到心中激荡,感念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感怀革命岁月的艰辛与热血。”一位参观者说。
风化损毁严重 野外标语亟须保护
囿于历史原因,革命时期留下来的红色标语文物,大多数遗存在农村的山野间、道路旁、民房上,保护难的问题一直存在。目前在陕西的红军标语,尤其是书写在广大农村一些老旧房屋墙壁上的红军标语,在自然状态下正遭受较为明显的风化、腐蚀,不少标语已经或者正在逐渐变得字迹不清,甚至脱落消失。
据20世纪80年代记载,陕西仅陕南地区就保存有100多条标语,而通过对标语的实地调查发现,陕西现仅存51幅标语,标语消失的速度很快。而现存的51幅标语,特别是仍在那些野外的标语,风化严重,面临消失的危险,亟须对其进行保护。
为深入开展红色资源专项调查,国家文物局于今年6月下发了《关于开展红色标语类革命文物专项调查的通知》,决定开展全国红色标语类革命文物专项调查工作。
国家文物局要求,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红色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加大对红色标语遗存地的修缮、恢复和维护,尽快发现、整理并收集散落民间或者老一辈革命家熟知的红色标语。同时,摸清红色标语类革命文物的资源底数、保存状况和管理情况,建立全国红色标语类革命文物数据库,分析评估红色标语类革命文物保护管理问题,分类提出对策措施,并根据红色标语的文物价值、保护需求和险情隐患,组织实施一批示范性保护工程。
“红色是陕西最鲜亮的底色。丰富的革命文物资源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陕西省文物局相关处室负责人表示,红色标语见证了革命先辈对革命理想的不懈追求,是中国革命史的独特文化现象,陕西将在红色标语保护上加大力度,夯实保护基础,让其更好地发挥培根铸魂、协同育人的特殊作用。
(来源:2022年11月17日《中国文化报》)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冒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或公众号发信给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并致歉。邮箱地址:54779458@qq.com
1
相关文章
红军长征与湖北
红色记忆
【红二十五军】鄂豫陕革命根据地(上)
【红二十五军】鄂豫陕革命根据地(下)
【红二十五军】刘华清与红二十五军长征
【红二十五军】刘华清将军在长征中的故事
【红二十五军】刘华清上将:悠悠兄弟情 拳拳赤子心
【红二十五军】军事家徐海东
【红二十五军】我党军事将领中最神秘的大将——徐海东
【红二十五军】韩先楚将军的红军岁月
【关注】红二十五军在郧西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
【长征】红二十五军在郧西的三次重要会议
【红二十五军】红二十五军长征后勤保障研究
红二十五军,万里长征赤胆忠心
长征中,这支红军队伍人数不减反增,走出97位开国将军
【红二十五军】在长征中的宣传动员工作
红二十五军长征战略转移的提出及其抉择
【关注】大将徐海东率部奇袭荆紫关取得二次反“围剿”首场胜利
【长征】央视《记者再走长征路》节目组走进湖北郧西
【长征】央视记者再走长征路,走进湖北郧西(一)
【长征】央视记者再走长征路,走进湖北郧西(二)
【长征】央视记者再走长征路,走进湖北郧西(三)
【长征】央视记者再走长征路,走进湖北郧西(四)
【长征】央视记者再走长征路,走进湖北郧西(五)——网络直播室
【视频】十堰电视台《深度沟通》郧西专题回放
【视频】央视《晚间新闻》再现郧西《什么是红军》传单
【长征】新华社:一张宣传单透露出的红军精神
【红二十五军】回忆孙光司令员
【长征】“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中央、省级媒体采访团走进郧西
【关注】郧西珍藏刘华清刻印的红军传单
《红二十五军史》上的”郧西会议“
【史迹】“郧西会议”为红二十五军指明方向
红二十五军“军魂”——吴焕先
为何红二十五军到达陕北掀起参军潮?
红二十五军驻扎兰草始末(上)
1935年红二十五军在商洛
红二十五军在镇安
红七十四师在柞水(上)
红七十四师在柞水(下)
刘实通与陕南抗捐第一军
红色传单见证红二十五军转战郧西
赤胆忠心 英勇善战——吴焕先烈士纪念碑碑文敬读
查国桢舍家当红军
【长征】红二十五军:长征路上写传奇
【文化】红二十五军:最先到达陕北的长征红军
【视频】历史纪实片:《创造奇迹的红二十五军》
【视频】红二十五军陕北会师的故事
红二十五军在鄂豫陕边区时的红色歌谣
徐海东: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
王诚汉上将:“大别山的一草一木都牵着我的心情”
幸存者的足迹——记红军女战士戴觉敏
少将张竭诚趣事
1935年被错杀的四路游击师师长阮英臣
探寻红二十五军长征入陕第一关
怀念社科专家李文实
怀念卢振国老人
中共五星县委县苏维埃政府创建始末
查更多文章请关注公众号——>
(敬请关注秦岭汉水公众号)
责任编辑:秦岭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