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

献礼二十大||县委教体工委抓实学校党建铸品牌——永胜八一红军小学:聚焦“五红育人”工作模式,培育时代新人

编者按:

近年来,县委教体工委始终坚持“继承中求发展、探索中求深化、改革中求创新、实践中求突破”的工作思路,紧盯“五个一流”目标任务,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导向和思想引领作用,持续优化全系统基层党建助推教育改革发展的工作机制,形成各具特色的党建品牌矩阵,“一校一品牌”党建工作格局初步形成。永胜县教体局官方微信公众号将开设“献礼二十大 党建引领铸品牌”专栏,多角度呈现教体系统基层党组织的亮点工作、经验做法,同时展示各学校近年来的发展成就,激励全系统师生员工齐心协力,踔厉奋发,不断开创永胜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本期,我们介绍的是永胜八一红军小学的党建工作品牌:聚焦“五红育人”工作模式,培育时代新人。

中国工农红军永胜八一红军小学建校于1940年,位于永胜县仁和镇。现有2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006人,教职工73人,是原14集团军副军长、云南省军区副司令员、云南边界排雷总指挥刘昌友,原云南省人事厅厅长蔡立仁的母校。2017年4月,学校正式被全国红军小学理事会授予“永胜八一红军小学”的光荣称号。学校以红色文化传承为支点,着力挖掘本土红色资源,以传承和发扬“英勇顽强、艰苦奋斗”的红军精神,聚焦“五红育人”工作模式,形成了以“仁”为核心,以“爱”为主线,“爱国、爱家、爱校、爱人、爱己”的育人氛围。曾先后获得丽江市优秀少先队集体、丽江市文明校园、丽江市绿色校园、丽江市平安校园、永胜县优秀少先队大队、“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红色血脉”先进奖牌等荣誉。

学校围绕抓党建育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找准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机融合点,以“云岭先锋、红烛育人”创建为契机,持续推进“铸红育人、立德树人”的教育实践活动,不断推动学校全面创新发展。

学校依托永胜毛氏宗祠、永胜边屯文化博物馆、毛泽东祖先纪念园、海腰革命烈士纪念馆、永胜县烈士陵园等红色教育基地,结合本校红色资源,采用“五红育人”工作模式,组织学生开展了一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将红色文化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中。

看一本红色书籍,在图书室设红色书籍专柜,每周开展红色书籍阅读兴趣小组活动,让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里,感受革命英雄的坚定不移、无私奉献、为信仰奋斗终身的大无畏精神;讲一个红色故事,以主题班会、国旗下的讲话等形式,组织少先队员开展红色故事我来讲活动,让英雄人物走进孩子们的心田;跳一支红色舞蹈,组建校舞蹈队每周进行红色舞蹈编排训练,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学校编排的舞蹈多次在全县文艺展演获得表彰。

同时,看一部红色电影,学校每月邀请放映队到学校为孩子们放一部红色电影,将红色文化教育贯穿在教育教学中,让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等英雄人物走进孩子们的心田,让孩子们了解历史,勿忘国耻,牢记使命,培养同学们的爱国情怀;唱一首红色歌曲,学校利用早上、午间、课间操时间,不间断播放红色歌曲,并组织开展红歌大合唱比赛,让红色歌曲陶冶同学们的情操,树立孩子们积极乐观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学校按照“抓成效、强优势”的创建模式,积极落实各级团代会、少代会精神,以实践育人为基本途径,狠抓少先队工作

共青团“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学习教育系列活动、“党的历史我来讲”诵读活动中,五年级1班彭朝虹同学荣获三等奖;在丽江市第二届中小学生一滴水经过丽江课本剧大赛中,学校选送的“金色的鱼钩”获得了铜奖;《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新时代红色少年》案例,荣获度云南省优秀少先队工作(活动)案例;诵读作品《延安,我把你追寻》在阅读中国“希望之光”经典诵读季活动中荣获优秀诵读作品;在第三届云岭杯“书香彩云南”经典诵读大赛中,五年级1班彭朝虹获小学组优秀奖;在“童心战疫、展望未来”书画大赛中,多名同学获奖;丽江市“幸福石榴籽、青春心向党”丽江市青少年书画创作大赛中,学校获优秀组织奖。

01

如今的永胜八一红军小学校园里,人人会唱《红军小学之歌》、《少年军号哒哒响》、《习爷爷是我们的大朋友》、《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个个能讲英雄故事,知历史、明事理、懂感恩、求奋进的育人氛围日渐浓厚,同学们的荣誉感、归属感、自信心明显增强。

八十二年的办学历史,成就了学校别具一格的红色办学品牌。我们相信,站在新的起点,永胜八一红军小学定会以党建引领学校创新发展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培养出更多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接班人。

组稿 | 聂晓凤

审稿 | 李丽萍

周天洪

终审 | 金发斌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