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

教师风采丨用心做教育·用爱筑未来——记第十四师民族团结红军学校(四十七团中学)教师崔海龙

教师风采

用心做教育

用爱筑未来

字斟句酌细推敲

拈精撮要费咀嚼

半亩方塘长流水

呕心沥血育新苗

“教育是一项光荣而伟大的事业,一头挑着学生的今天,一头挑着国家的未来。”从事教育工作六余载,他始终怀着对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和对祖国未来的关切之情,坚守在一线教学岗位上,用高尚师德和精湛师艺助力学生成长成才。一张张荣誉证书,见证了他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一张张留影,定格了他和学生的精彩瞬间

尊师爱生

铸就大爱师魂

教育是面对未来的事业,师德师风建设不应该是一时兴起,而应该是长久坚持的事情。崔海龙老师保持从教初心,秉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理念,将从教初心融于自己的灵魂中,在生活中既关心爱护学生,又严格要求学生,坚信“我们多努力一点,学生就离成才更近一点”,力求将一件件小事作出水平、做到极致。同时还按照“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干好本职工作,切实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自觉学习,深入学习,持久学习,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职业生涯中的必修课、长修课。

在日常教学中,崔海龙老师不指责、不抱怨学生,不因学生犯错就对学生心生成见,始终在积极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学习和生活道路。

关爱

让教育有温度

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只有当学生真正感受到老师真挚关爱时,他才可能听从老师的谆谆教导,勤奋学习,拼搏进取,努力成长为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作为教师,只有渊博的学识还不够,还需有一颗关爱学生的心,因为教师只有在心中充满了对学生的爱与期待,才能够点燃学生心中那盏向上、向善的灯,才能够无愧于“人师”这个神圣的称呼。

崔海龙老师所任教的班级有一部分孩子住校,每周只能回去一次,而他就成了陪伴孩子最多的人,时刻给予孩子关爱,让孩子感受到温暖。课堂上,他留心每位孩子的听课状态、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作业完成情况,如果有听课不认真、没有写完作业的学生,他会及时找孩子谈话,倾听他们的心声,帮孩子们排忧解难。课后,他会带着学生到操场做游戏

因材施教

个性育人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崔海龙老师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捕捉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使学生不断超越自我,健康发展。在进行个性化教学的过程中,崔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及心理需求,采取“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力争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日常教学中,崔老师“不以成绩论英雄”,而用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善于用“火眼金睛”去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之处,并予以肯定和鼓励,让所有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立足课堂

上好每一节课

崔海龙老师追求的是一种踏踏实实的教学之真。他注重教材文本解读,带领学生在文本中感受人物形象,体会描写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他立足教材,上好每一节课,让学生扎实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课前预习,备好笔记本,养成课上记笔记的习惯。崔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听说读写训练,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课堂上,崔老师一直使用鼓励性话语激励学生,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为了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崔海龙始终放低姿态,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感受到关爱和尊重;课后及时将作业落实到位,有问题当天解决。

END

审核|杨国梅

图文|党政办公室

编辑丨马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