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家寨位于照金镇东北5公里的高山石崖上,系天然石崖,属桥山山脉的一条支脉。山寨南北纵长3.5 公里,东西横宽1.6公里,海拔1619米。崖顶陡峭兀立,寨身高耸,四面峻峭,唯有北面崎岖小道可通,在斧劈刀削般的千仞峰壁上,横格凹裂着5个天然岩洞,可容千人。整个山寨走势雄奇,军事上易守难攻,相传唐代末年,薛刚在此屯兵练武,故而得名为“薛家寨”。
薛家寨
1933年春,中共陕甘边特委、陕甘边革命委员会、红军陕甘游击队总指挥部领导机关迁驻薛家寨。薛家寨便成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政治、军事、经济中心和红军、游击队的后方基地。根据地军民据险筑堡,扼要置关,改造山寨,整修崖洞。红军上寨后首先加固了前后哨门,并增筑碉堡,设岗放哨。同时在党家山、鸡儿架等处设立哨卡,周围布有地雷、滚石及战壕、暗道等防御工事。
薛家寨二号寨子( 红军医院和被服厂遗址)
薛家寨三号寨子(红军修械所遗址)
薛家寨四号寨子(中共陕甘边特委驻地及红二十六军驻地和供需仓库遗址)
为了适应战时需要,解决红二十六军的供给问题,刘志丹、李妙斋、习仲勋等指挥军民在寨上相继建起红军医院、被服厂、修械所、仓库等后勤单位。红军医院有3名医生,均为省委所派。被服厂约有二三十名工人,都是经过斗争考验的贫苦妇女,担负着制作红军和部分游击队服装的任务,还帮助医院浆洗纱布、被褥、照顾伤病员,并配合红军、游击队站岗放哨、执行战斗任务,亦称为“妇女游击队”。修械所主要任务是为红军和游击队修造枪械、配制炸药、子弹、手榴弹,工人最多时达四五十人,其中技术工人多由省委从西安工厂选派而来。修械所还自己研制出一种威力很大的“麻辫手榴弹”,在薛家寨保卫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仓库主要用来贮存粮食、棉花等各种物资器械。此外,寨上还设有监狱等单位。
薛家寨修械所制造的麻辫手榴弹
编辑:编研科
审核:李 莉
铜川市档案馆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