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

红军牺牲的五大悍将,每位都有元帅资格,其中一人是最年轻军团长

还记得在老版《亮剑》中,最后老首长训斥李云龙三人的台词吗?其中有一句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我们进行了二十二年的武装斗争,身边倒下过多少好同志,想想他们,他们该受什么衔?”

这话满是心酸的话,道出了共产党的不易。

的确,革命的道路上牺牲了太多的优秀党员,基层的很多,高层的也不少,其中与五人非常年轻且位高权重,如果不牺牲都有被授元帅的资格。(按照牺牲顺序来说,排名无先后。)

一、卢德铭

关于卢德铭只用说一个头衔就能说明分量:

秋收起义的总指挥

!新中国的将帅中参加过三大起义的占据大多数,而且只有参加过三大起义的才能排名在前。

现在搜索秋收起义,出来的词就是1927年毛主席、卢德铭领导的武装起义,可见他的历史地位。

卢德铭1905年出生于四川自贡,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后来加入叶挺独立团参与北伐,1927年6月,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在武昌成立警卫团,卢德铭受中国共产党委派担任团长。

南昌起义爆发后,卢德铭率领警卫团2000官兵前去参加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被改任为中共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委员、起义部队总指挥。

因为力量悬殊,起义最终失败,当时第一师师长余洒度认为要继续“取浏阳攻长沙”,这样的结果只会让仅剩的革命力量被消耗殆尽,卢德铭这时支持了毛主席上井冈山的主张,最终部队按照正确的道路前行。

可惜的是在9月23日,卢德铭为了掩护部队前进,亲身在第一线指挥,这个过程中不幸被一颗子弹击中右胸,壮烈牺牲,年仅22岁。

毛主席为他的牺牲痛惜不已,直言

“还我卢德铭!给我3个师也不换。”

要知道当时秋收起义总共也就是红一师,三个师的分量是极其之重了,要是他不牺牲是绝对有资格被授予元帅的。

二、伍中豪

其实某种程度上来说,后来的林彪就是顶替伍中豪在主席心中的分量。

伍中豪1905年出生于湖南耒阳,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与林彪是同期同学,但是他成绩比林更好,伍中豪编入了步兵师第1团第8连,林是步兵师第2团第3连。第一团是军官团,第二团却是预备役军官团。

1926年伍中豪结识了时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部长的毛泽东,两人一番交谈互相引为知己,毛主席亲切地称呼他为“豪子”,伍中豪则对主席说:

“我这一生就跟定了你!”

他的确兑现了这句话。

秋收起义中他也是重要领导人之一,并且前面说的起义失败后第一师师长余洒度还想攻打长沙,卢德铭支持毛主席,但是最终起了决定作用的是伍中豪。

余洒度一直不愿跟从毛主席,眼看队伍有了要分裂的危险,伍中豪拔枪指着余洒度的脑袋问道:

“是你来领导前委,还是前委领导你?”

此举一锤定音。

后来在井冈山伍中豪与林彪、黄公略被称为主席的三大骁将,伍中豪排在第一,此后的征战过程中伍中豪作用极大,身先士卒攻宁冈、创建夏幽根据地、力主向赣南发展等等。

主席曾评价说:

“红军在赣南有今日之发展,伍中豪应记第一功,他是力主到赣南来的。”

因为表现突出,伍中豪在1930年6月中旬升任红一军团第十二军军长并担任新成立的中国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

然而在6月下旬就患上了肺炎,当时很多人都以为这个病会传染,不敢接触他,毛主席却没管那么多,几乎天天都去看他,坐在他床边聊天,为他看体温、端热水。两人是真正的朋友!

可惜在这年10月,伍中豪途径安福县城时,遭到安福靖卫团的袭击不幸牺牲,年仅27岁。

听到这个消息主席咬紧了帕子,泪水直流,好几天都没有出门。彭德怀立马召集红军战士前往包围了安福靖卫团,将杀害伍中豪的凶手罗汉苟活捉,押赴到伍中豪遇害之地。彭德怀监斩,谭震林动手,以凶手的血祭奠了伍中豪。

建国之后,聂荣臻、叶剑英、谭震林都说过,如果伍中豪没牺牲,他的地位绝不会比林彪低。

三、朱云卿

他的地位应该算是最高的,1907年出生于广东梅县,1925年入党,参加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他最重要的两个职务是

红一军团参谋长和中革军委总参谋部部长(总参谋长)!

第一个职务红一军团参谋长,当时的总指挥是朱德,政委是毛主席,再看看第二代红一军团的领导班子:总指挥林彪、政委聂荣臻、政委罗荣桓。

第二个职务则代表着年仅24岁的朱云卿是我军第一位总参谋长,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牺牲后,很多人都说左权不死很有可能被授元帅,朱云卿比起左权职务可是只高不低。

可惜的是朱云卿在1931年5月初第二次反围剿期间负伤,在医院救治的过程中遭到国民党特务的暗杀,年仅24岁,哎。

四、许继慎

许继慎1901年出生于安徽六安,1921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后来成为黄埔军校一期生,跟随叶挺北伐,作战极其猛锐,多次身负重伤仍坚持指挥战斗。

1930年被党中央派往鄂豫皖苏区,担任中国工农红军第1军军长、鄂豫皖特委委员,第1军的副军长是徐向前。

在许继慎的带领下,红1军在两个月的时间毙伤俘国民党军7000多人,自身也从2000多人发展到了5000多人,巩固、扩大了鄂豫皖苏区。

然而后来张国焘掌控了实权,因为许继慎对张的做法很反对,最终被杀害于河南省光山县白雀园,年仅30岁。

五、寻淮洲

寻淮洲1912年出生于湖南浏阳,从小就很有志向一直是当地学生的领袖,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秋收起义。

很多人都认为林彪是红军史上一个奇迹,23岁当上军长,25岁当军团长,其实寻淮洲更牛,21岁就成了军团长,他的参谋长同样出名——粟裕。

可惜1934年12月14日的谭家桥战斗中,寻淮洲指挥期间腹部中弹不幸牺牲,年仅22岁。按照他年龄及职务来看,若没牺牲会得到继续重用,也要授予元帅的资格。

当然,这些也都是假如,只是缅怀一下这些先烈,他们的牺牲太过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