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在中央军委召开的一次军事座谈会上,张汉民的名字又一次被提起。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他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大会上,古稀之年的程子华将军痛心疾首。当年,他曾亲自下达了枪毙命令,误杀了我党的一位好同志。事隔五十年,程子华始终心存愧疚。每年清明时节,他都会前往张汉民的墓前祭拜,用一杯杯白酒诉说着自己的思念。
1903年,张汉民出生在山西。幼年时期,他就聪慧机敏,被族人颇为看重。在私塾中,他接受了几千年的传统教育。辛亥革命之后,他才开始转投新学。1920年,17岁的张汉民考入了新绛中学,在这里,他受到了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抛弃束缚,勇敢改革,以自由和民主为理想,他也走上了革命道路。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924年,张汉民以优异成绩考入了西安讲武堂。随后西渡黄河,在陕北安边堡的教导队中,结识了爱国将领杨虎城。在此期间,他踏实勤勉,非常刻苦,短短两年时间,他就打下了扎实的军事理论功底,成为了讲武堂内的佼佼者。毕业以后,他则担任了国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三师炮兵营副营长。
在日常工作中,张汉民接触到了西安的地下工作者,在他们的影响下,张汉民加入了党组织。马列主义思想让他豁然开朗,为了革命,他甘愿付出一切。1926年,他跟随杨虎城南下关中,并同直系军阀刘镇华部展开斗争。在这期间,他曾秘密策反了一批军官,在三原县里,配合地方部队开展农民运动。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有了张汉民的支持,地下同志还成立了农民武装。严惩了一批土豪劣绅,处决了一些叛徒,实施了土改方针。彼时,张汉民的身份并未暴露,作为明面上的地区军事长官,他也佯装围剿红军,并未开枪放炮。实际上,他的支持对陕北农民运动起到了关键作用,星星之火,促成了燎原之势。秘密之中,陕北大地的革命形势极好,这也为日后红军扎根此地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1928年1月,在军事斗争中,张汉民不幸被第十路军活捉。当时,陕西省代理主席宋哲元将他押到西安,并且意图加害。在途中,我党同志积极展开营救,这才躲过一劫。随后,张汉民返回了故乡,以小学教员的身份作为掩护,继续宣传革命思想,从事着革命活动。1929年,他又找到了杨虎城部队,还担任了杨虎城师长的随从副官、亲信。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有了杨虎城将军的信任,张汉民的革命活动更加自如。在他的帮助下,我党同志迅速进入了陕北军队之中。在张汉民的安排下,共产党员阎揆要、王超北、魏书林、白景琦、崔启敬、史唯然、岳仲人、李明轩等人还担任连营军官。另一方面,陕甘游击队趁机快速发展壮大起来,刘志丹、谢子长、吴岱峰等革命骨干相继涌现。
1932年,张汉民被中央军委任命为陕甘特派员。他化名田慎颐,潜入国民党中央军和地方军的军政情报处,伺机窃取情报。在红四方面军抵达陕北后,他成为了我党和杨虎城部队联络的桥梁。在暗地里,他为我军弄到了许多武器弹药,随后利用各种方式供应给红军。其中,陕甘地区的军用地图和十几担医用品最为救急,并且提出了在警卫团搞兵变的计划。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张汉民则留在了杨虎城部继续进行策反劝说工作。经过努力,杨虎城将军决定和红军采取互不侵犯的策略。1935年,红25军由鄂豫皖地区进入陕南。当时,红25军没有电台,他们无法和中央取得联络,张汉民所率领的警戒三旅就驻扎在他们附近。此前,按照约定,杨虎城部队绝不会开枪,警戒三旅中有着大批党员、团员。在张汉民的嘱咐下,凡是遇到红军,他们采取“枪朝天,开空枪”的办法。
谁知,在警戒三旅向蓝田县九间房地区靠拢之时,他们却遭到了红25军的攻击。原来,程子华将军误以为这是来犯之敌,来不及细想,他们就进入了战斗状态。激战之中,警戒三旅被彻底击溃,张汉民等20多名党员军官全部被俘。因为害怕暴露行踪,随后被错误杀害。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半个世纪之后,在主持和编撰《中国工农红军第25军战史》之时,程子华将军又提起了这一段心酸历史。因为当时鄂豫陕省委和中共中央失去联系,不了解党在陕军中的兵运工作情况,误将地下党员张汉民当作了“叛徒”,给党造成了损失和不良影响,这是一个沉痛的教训。1945年4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将张汉民列入《死难烈士英名录》,并在中共第七次代表大会上追认为革命烈士。
本文所有内容(包括不限于文字与图片)均转载自网络,版权所有归内容所属原创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