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

不要在单位随便学红军时期去推行人人平等

最近很少分享毛选相关的文章。因为前期基本对1-3和5的每篇都逐篇分析了,写了《毛选一、二、三卷的解析版》,有需要可联系。其次,是因为越读越发现其中并不只有哲理,还有太多所谓的“权谋”,毕竟整部毛选就是夺取ZQ路上的重大里程碑事件。如果每一篇深究去看或反其道而行之,不就是所谓的谋略吗?

今天偶然翻到毛选第一卷《井冈山的斗争》这篇文章,看了很多次了,试着回答今天来访读者的咨询问题:“为什么我对下属这么好,他们却反而不知道珍惜?”。

成功的范例都是有其特殊的背景和目的的,不是随随便便可以套用的。这就是今天,需要借这篇文章去分析、回答的主要问题。

一、试着从权利角度看。

《井冈山的斗争》这篇文章很长,主要讲的是教员在1928年11月向党中央汇报工农红军在井冈山如何进行割据和发展的,也就是“初创团队如何找准地方、选准机会、慢慢培育和壮大的”,是一份非常重要的工作汇报。

说起工作汇报,我们应该都不陌生。这里,暂且从“权利”的角度对其汇报的目的说几点个人的猜测(无意冒犯,浅见):

从当时的背景来看,1928年4月28日教员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打败仗),和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和南昌起义部分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2股部队从此合成一股。经过半年多的斗争,做一个阶段性工作汇报,这是必要的。

报告内介绍当时的生存形势之艰难、队伍状况,各类困难分析,确定战略目标,克服困难后推行的重大经营改革措施和取得的非常好的成效,以及对下阶段在当地建立根据地的思路与论证。要数据有数据(甚至是枪支数量),要对比有对比(敌军和我军)。

总结起来,虽然困难很多,但是我取得成绩不错,管理队伍也是非常有力,而且相信后续发展会更好,“我们始终认为罗霄山脉中段政权的创造和扩大,是十分必要和十分正确的。”

这是讲给上级领导听的。

目的是什么?虽然我之前打了败仗,没有去国外留学、以前是“书生”,军事才能似乎不如“军神”朱德,但是我统领有方、思虑周到、措施有力、眼光独到、有业绩,希望领导继续相信我、支持我,我在这个位置上一定能做的更好

同时,和如今的汇报也是一致,还穿插了一些“寻求上级领导支持”的事情。

例如,“希望中央和两省多排连排长以上的军官来”,“祈求中央和两省送几个西医和一些碘片来”,“缺绘图的技术人材,请中央和两省委送几个来”。

虽然我带着队伍外打市场,而且越来越壮大,但还是离不开组织和单位领导的时刻支持与帮忙,尤其是人事上。这是我的态度和觉悟,请领导不用担心和忌惮。

而且,在当时,这篇工作汇报不一定会给到队伍所有人看到,甚至上级单位也不会下发、传阅给全国在活跃的其他单位去借鉴学习。这大概也是文中很多内容会呈现的原因。

好了,铺垫就先到这里,就是想说明一个观点:

很多结论、成果的实现,是有特定目的和意图的。

不同的立场上,“善意”也可以是策略和手段。

对掌权的人来说,永远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二、红军队伍的人人平等,是建立在一定基础上的

“红军依靠着在军队内实行民主主义”,在物质菲薄、战斗频繁的条件下,依然能保持队伍不散。有些人读到这篇报告里面这部分就非常激动,转头就开始在自己管理的单位、部门里面推行这种民主主义,实行“人人平等”,希望“人人归心”。

但是,结果却让他们痛苦不已,也就有了开头的问题。

到底是哪里错了?

不说太多理论,简单拿2个例子介绍下,做一下对比。

1、说到国民党。

一个中央军的士兵,在后期国民党比较腐败的时候,他一个月15块钱的工资,到手不会超过五块钱,因为十五块钱工资里,最起码三块钱伙食费这是死的,这么来讲15块钱还能拿12块钱。

但是你是不是得孝敬长官啊,你是不是存钱啊,你存钱不如交给长官存,也就是强制储蓄,装备要维护吧,就这么一通克扣,嫡系中央军到手也就撑死5块钱。

而这3块钱伙食费吃的是发黑的陈米,和掺了沙子的米,菜就是司务长买到什么吃什么,一般都是烂菜叶,你如果细品可能还有伙夫做饭抽烟的烟灰。

这就是士兵的伙食,当然军官是另外的。但是对于彼时的中国人来讲,当兵管饭还有钱拿,相当可以了。

2、说到在井冈山的红军。

一群连饭都吃不上、还要随时忍受土匪军阀的剥削的人。突然,来了一群人,帮他们赶走欺负他们的地主老财,让他们有了自己的地,你说他们怎么选?肯定跟着那群人混啊?

至于日子苦不苦的问题,你连最基本的生存都保证不了,还在意这个?并且起码加入红军,获活的有尊严,真正意义上的官兵平等。

我在这里摘录一下黄继光牺牲后,她的母亲写给毛主席的信。

敬爱的毛主席:我们祖祖辈辈都是受苦受难的农民。解放前,地主剥削我们,乡、保、甲长骑在我们的头上,祖传的几亩田地也被迫典当了,一家人少吃无穿,实在苦啊!一九四二年旱灾,我的几个儿子,都饿困在床上动也动不得。一九四九年二月,家里没有吃的东西,继光到河沟里捞虾子,碰着伪甲长的一条毛狗被人打死在河沟里。伪甲长不分青红皂白就一口咬定是继光打死的,叫他背死狗游街,还要我家给狗买棺材、做道场。那时,简直是没有我们穷人的活路啊!伟大的毛主席:感谢您领导我们得到了解放、我们才翻了身,分了土地安了家,过起好日子来。
敬爱的毛主席:我们懂得怎样来保卫我们的好日子。继光在离家那天,就曾经告诉我说,他要到朝鲜去打万恶的美国鬼子,不消灭美国鬼子决不回家。他叫我在后方把生产搞好,多打粮食支援前线。听光儿说话这样有志气,我心里真是高兴。但我更明白这是您和共产党把他教育好的。现在,继光虽然光荣牺牲了,但千千万万的青年都愿作我的儿女。他们都表示要学习继光的精神,为保卫和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把战斗、工作和学习搞好,这就是我最大的安慰。

万恶的旧社会对我们来说,只是几个字,解放对我们来说,也不知道什么是解放。但是对于当年的红军战士们来说,对当年的贫苦群众来说,真是“我把党来比母亲”,黄继光被甲长逼的给狗披麻戴孝游街示众,白毛女被地主恶霸逼的躲进了山洞当了鬼,你说对他们来说,什么是苦行僧,他们在意这个么。

你去B站上听一听曾经受过毛主席接见、受周总理鼓励回到西藏为人民歌唱了一辈子的才旦卓玛老人家唱的《北京的金山上》,感受一下一个曾经的西藏农奴最心底的情感,你就不会有这样的疑问。

一句话,从前是牛马,现在要做人

三、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读到这里,其实再回答“为什么我对下属这么好,他们却反而不知道珍惜?”的问题,似乎就很清晰了。
1、原来在村里做牛马还有生命危险,现在来了井冈山做人,还能吃包饭、讲理想,你说这些狗剩、王麻子们不会卖命、死心塌地吗?
但是,这是在当时,是在当时有这巨大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尤其是有着前后截然不同的环境对比。如此这般,才有机会实现的。
你看,在后来就开始继续写文章纠正这些观点了,专门提出来批判、纠正、反对红军队伍里面的“绝对平均主义”观点。
因为随着队伍壮大、日子好起来了,原来的士兵觉得还是可以和排长、师长一样的待遇,还要继续完全一致,可是那怎么能行呢?真要如此,队伍还怎么带?
2、再举个例子。
拿计划生育来说,不同时期的方针、政策和路线变化极大,也是这个道理。
例如:管控时,群众路线是贯穿⼈⼝计⽣⼯作的⽣命线;为了⼦孙明天的幸福,少⽣优⽣是你的责任;公民有⽣育的权⼒,也有依法实⾏计划⽣育的义务;少⽣优⽣利国利民,多⽣超⽣累家累⼰。催生时,我就不说了,看文件就知道。
拿YQ防控来说。还是同样的拿几个专家,同样在11-12月份,这些人前脚在镜头前说这东西是猛兽、是怪物、是要吃人死人的、务必要严防死守绝不放松,在大是大非前绝不动摇坚决配合;但是,这些人转过身又开始说这是温和的、不需要在意、就当小感冒、不要太在乎…..这些我就不说了,不知怎么说了。
问题有很多,还是角度的问题。
如果你从受众的角度来看,可能你要骂娘了。但是,如果你从“权利”的角度来看,他们做的正确吗?完全正确,再正常不过了!
回到推行人人平等的问题,也是如此。
为什么当时要推行人人平等?因为从某种角度来说,除了这种人人平等,还有什么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呢?还有什么能给到士兵,真的是理想吗?能当饭吃吗?
还是因为这些是被需要的,而且是在不断宣扬“竞争对手”是洪水猛兽的前提下才得以发挥最大功效的。
推行人人平等,这是方法,不是目的。这是“通往河对岸的桥”,而不是河对岸。
3、既然如此,如今在单位了推行“人人平等“,还能轻易取得这么好的效果吗?
自然是不可能的。
温饱等生存问题已经被解决了,现在更多解决的是发展问题。
这个时候,人性的弱点就暴露无疑的。
所以,一开始就推行”人人平等“,很容易被大家看成是”没有牙齿的老虎“就只能是病猫,被认为是只有萝卜没有大棒。
既然如此,这些人会在乎吗?会害怕吗?
所以,你能看到很多新来的领导会放三把火再来做事。
所以,你就能知道,为什么职场中的很多时候,领导把人”打折了腿“再送去拐杖,还真的能得到这人的感恩戴德吧?
毕竟,群体是几乎没有理智的。个体的理智,大多也是缺的。
四、还是有一些要学的东西。
说到最后,以上的问题或许已经解释了。结合这篇报告,还是有很多有意思的地方去学习、深究,或许也是读毛选的乐趣以及指导意义。
1、读毛选的时候,建议多联系实际去想想,不要完全被代入巨大的场景中去思考,而要分析其逻辑,分析其目的。先知道WHY,再去看HOW
2、以上的分析仅是个人猜测。不管真实情况如何,从权利的角度来看,我觉得这样做的无比正确。做了事,汇报工作时不请功难道还主动去请罪吗?要做事,难道不追求集权还把权利往外推吗?要得到领导信任而不是忌惮,利用人性的特点,难道不是最应该的吗?这是双赢。
3、不可本本主义。不能看到文章中的一些经典的做法、成功的案例就欣喜若狂,进而直接生搬硬套的自己所在的环境,甚至拿来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毕竟,成功的案例千差万别,但是失败的案例确实大同小异。共勉。
4、要用联系和运动的观点看问题。这是毛选里面穿插前后的经典问题,概括起来就是实事求是。要真正做到这样并不容易,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跨过成功经验的依赖陷阱,转而面对陌生重新开始。这一点并不容易。
5、要做管理,一定懂人性才行。

其他文章分享:

我读毛选-分享

当代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分析

读毛选里的战略思维

你不招谁惹谁,一样会被排挤孤立

如果您在职场中需要进一步提升、解决当前与人和事相关的实际问题,可联系报名职场咨询服务:(点击)一对一职场专属咨询,解决实际问题

一年/半年/单月内,一对一职场咨询,微信、电话等方式及时沟通解决实际问题。我也曾遇到过“在职场遇到难题没人问、问了也没人愿意说”的问题,我也深感在关键几步错失机会和浪费时间的可惜。

而且,只有一对一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不是标准化的千篇一律的回答。

可扫码添加作者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