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

党史故事|红军的毛驴——刘班长养伤记

1933年11月一天,金溪县竹桥村的余兆林牵着一头毛驴回到家中。余兆林养驴引起了村民们的关注,大家都知道他穷得家徒四壁,只有一头病牛,租佃了几亩薄田,哪里有钱买毛驴?

原来,第五次反“围剿”浒湾八角亭战斗后,驻扎这里的红军在战略转移前,把重伤员刘班长交给余兆林照顾,同时留下这头毛驴。

余兆林把刘班长安置在一间偏屋,请来乡里郎中。刘班长伤得确实不轻,伤口发炎,浑身烧得像开水似的烫人,额上黄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淌。刘班长知道他家一贫如洗,而自己治病要花不少钱,于是交代老余:“余大哥,请你把毛驴卖掉,换点钱,你家也不容易。”

余兆林点头答应。但他早已想好,就是砸锅卖铁,也不能卖红军的毛驴。于是,他悄悄地把毛驴牵到邻村一个亲戚家饲养。

版画:《刘班长养伤记》

为了治好刘班长的病,余兆林四处张罗,求医问药。村民们也不时地送来鸡和蛋,给刘班长滋补身子,希望他养好身体,追赶部队。

一天,余兆林的孩子给刘班长送饭。平常都是余兆林送饭,今天怎么换成孩子送?刘班长不由得问:“你爸呢?”

孩子倚在墙上,一句话不说。刘班长问了几次,才说:“卖衣橱去了。”

“为什么要卖衣橱?”“我爸不让说。”刘班长不再吭声,隐约感觉到老余卖衣橱与自己治病有关。面对这样的乡亲,他还能说什么呢?

转眼过了一个多月,刘班长在老余家的照料和乡亲们的关怀下,身体渐渐好起来,终于可以下床走动了。

几天后,刘班长准备去追赶部队,村民们知道他病还未痊愈,劝他不要急着走,等身体康复了再走也不迟。刘班长感动地说:“谢谢乡亲们的好意。我的身体好得差不多了,到前线,我多打白狗子报答你们。”

乡亲们知道留他不住,都来相送。余兆林把毛驴也牵来了。刘班长看到这头膘肥体壮的毛驴,一下子全明白了,感动地握着余兆林的手说:“余大哥,你为治好我的伤,把家具都卖了。这头毛驴就留给你吧。”

余兆林说:“刘班长,你为我们穷人翻身,连自己的生死都不顾,我为你抓几帖药算得了什么?你身体还很虚弱,骑上它,找部队去。”

刘班长望着老余和相送的群众,说:“乡亲们,等革命胜利了,我再来谢谢你们!”然后翻身骑上毛驴……

来源:学习强国–江西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