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

一生革命的红军女司令——康克清生平事迹展(一)

康克清(1911-1992),原名康桂秀,江西省万安县人。康克清同志是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卓越的领导人,英勇善战的红军“女司令”,她还是中国儿童工作的开拓者,众多革命后代和人民群众尊称她为妈妈。
康克清同志1926年参加革命,1928年上井冈山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次年与朱德结婚,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参加长征。新中国成立后,康克清在妇女儿童事业上作出了卓越贡献,历任全国妇联第三届副主席,第四、五届主席,第六届名誉主席,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主席,中国福利会名誉主席,宋庆龄基金会主席,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会长,担任全国政协第五、六、七届副主席。

罗塘湾

康克清与胞姐康伍秀

1911年9月7日,康克清出生在赣江上的一条破旧的小渔船上。父亲康年苟,母亲黄年姑,姐姐康伍秀,一家四口以捕鱼为生。

由于生活穷困苦难,父亲缴不起渔税被关,迫于生计,刚出生四十天的康克清被送给大禾场村的罗奇圭夫妇作为望郎媳收养。罗奇圭夫妇把康克清当做亲生女儿一样对待,让她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图为1962年,康克清与养父、乡亲们一起。

康克清从小就非常伶俐能干,艰苦的生活锻炼了她的体魄,培养了她独立顽强的性格,乡亲们称她为“媳妇王”。十几岁时,她坚决抵抗裹小脚,幸运地留下一双天足,为后来参加革命走南闯北带来极大便利。图为康克清故居。

在革命的洪流中,康克清开始从事本乡妇女工作,积极组织罗塘乡妇女协会,被推选为乡妇女协会常任秘书(相当于现在的妇联主席)。此外,她还参加了万安县组织的巡视团演讲,宣传革命工作。图为罗塘老街。

1926年,15岁的康克清在曾天宇和养父的影响下,加入共青团,当上区妇协宣传委员,还带头剪了短发。图为康克清。

万安暴动行动委员会旧址

万安暴动中康克清带领妇女开展工作

1927年10月中旬,中共万安县委在罗塘召开全县党的活动分子会议,成立以曾天宇为书记的万安行动委员会,负责指挥全县武装暴动。万安暴动中,康克清带领妇女熬硝,造火药、造松树炮,积极参加暴动前的准备和后勤工作。

1928年3月,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强力进攻下,万安暴动领导人曾天宇英勇就义。曾天宇坚贞不屈英勇就义的精神深深震撼了康克清,更加坚定了她投身革命的决心。图为曾天宇牺牲旧址。

陈毅在罗塘宣传革命的地点

康克清组织妇协会员为红军筹粮

1928年9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的红四军从湘南回师井冈山,攻克遂川县城后,分兵到遂川和万安的农村发动群众。陈毅率红四军二十八团三营来到罗塘湾,康克清组织妇协会员打开土豪家的粮仓,为红军筹粮做饭。

在主力红军的帮助下,万安游击队成立了。想当红军的康克清抵挡住家人的逼婚,召集乡里其他6位姐妹,和万安游击队一起,跟随陈毅参加红军,走上了井冈山。图为万安八十农民上井冈。

初上井冈山时,康克清还不识字,但艰苦的军旅生活培养了她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紧张的战斗生活中,她认真学习革命理论,坚持每天认五六个字,文化上有了提高。图为康克清(后排右一)在听朱德作报告。

井冈山

井冈山茅坪红四军军部旧址

1929年1月,康克清被调到红四军军部工农运动委员会妇女组工作,组长曾志,同组的还有贺子珍、伍若兰、吴仲廉等,主要负责开展群众工作和宣传,筹粮,筹款等工作。

大柏地战斗遗址

康克清在战斗中

1929年1月14日,红四军离开井冈山向赣南挺进,在2月份的大柏地战斗中,取得下井冈山以来的第一次胜利,扭转了红军“被动挨打”的局面,红四军绝处逢生。康克清作为妇女组的一员,也参与了此次战斗。

朱德和康克清合影

康克清在随部队进军井冈山的途中,曾在遂川附近第一次见到了朱德。1929年3月打下福建长汀以后,康克清和朱德在长汀辛耕别墅举行了简朴的婚礼。此后,他们并肩革命,相濡以沫,成就了一代伟人的美满姻缘,携手为党和国家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图为长汀辛耕别墅。

1929年6月后,康克清结束了妇女组的工作,调到红四军直属队任指导员。同年12月28至29日,红四军在福建上杭古田召开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会议解决了建党、建军的历史性难题,对党和人民军队建设产生深远影响,康克清作为军部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图为古田会议旧址。

1930年8月,康克清担任红一方面军总部特务团三连(总司令部警卫连)指导员,随朱德转战江西,并将本名康桂秀改为康克清。1931年1月,康克清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图为红一方面军成立旧址。

中央苏区时期,康克清通过刻苦地学习成为一名优秀的女译电员。后调到总部交通大队当政治委员,凭借自身的英勇机智多次摆脱敌人,成功接应党中央派来的领导同志。图为康克清。

1931年11月7日,康克清在瑞金出席了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图为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旧址。

康克清与出席中华苏维埃一大的女代表合影。前排:彭儒、曾碧漪 后排:贺子珍、周月林、钱希均、康克清(从左至右)。

1931年12月,爆发了震惊中外的宁都起义。国民党二十六路军一万七千多官兵在赵博生、董振堂的率领下举行起义,加入红军,被授予第五军团的番号。康克清和贺子珍被派往红五军团开展宣传工作,康克清在大会上发表了精彩的演讲,产生热烈反响。图为宁都起义旧址。

1932年初,中革军委决定成立一支女子义勇队,调任康克清为女子义勇队队长,主要负责军事和队列操练,指导员是吴仲廉。康克清和吴仲廉遵照朱德传授的经验严格带兵,半年后,女子义勇队180多名学员全都领到结业证书。图为女子义勇队。

康克清

康克清的毕业证书

1932年5月,康克清到瑞金红军学校第三期上干班(当时红军学校训练队中级别最高的)学习,班长是董必武。经过半年的刻苦学习,康克清在思想、政治、军事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提高,考试取得全班第二名。

红军学校毕业后,康克清回到总司令部继续宣传工作。不同岗位的锻炼加上刻苦地学习,让康克清迅速从一个农村童养媳成长为一个标准的红军战士。图为中央苏区反“围剿”中的红军战士。
编辑:蒲钇曲
审核:王美裕
来源:古田会议纪念馆官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