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

梅一梵II饿饭的穷人快来当红军

饿饭的穷人快来当红军

梅一梵

“——1935年7月15日,红二十五军在长安县沣峪口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继续西征北上,与陕甘红军会合。7月22日由辛口子向南,经周至县、太白县进入留坝县,经松坪子、梨子坝、桑园坝、田坝到达江口镇的红武寺、梭椤树一带。7月25日凌晨直捣盘踞在河西村石垭子的国民党民团冯雨三巢穴。激战中打死打伤民团30余人,红军也付出了牺牲5人的沉重代价。冯团溃逃后,红军在江口镇打土豪、分财产、建政权,对队伍进行整编。将第4路游击师280人和江口地区参军的青年分别编入各团,壮大了队伍力量,人数近4000人。7月30日,红军离开江口镇经玉皇庙、庙台子等地,翻越柴关岭进入凤县,继续向北挺进——。”
此刻,我们一群人在留坝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政协书记、文联主席作协骨干等人员陪同下,在玉皇庙村梁家庄红二十五军转战旧址,心潮澎湃地聆听七十多岁的党史专家宋玉华老先生慷慨激昂的宣讲。清风庄严,空气肃穆,我们被筚路蓝缕、刀耕火耘的红色革命精神熏陶着、渲染着、浸润着。金嗓子何莹姑娘演唱了“饿饭的穷人快来当红军”、“家乡”、“紫柏一片云”、“对花号子”等本土歌曲。嘹亮的歌声中,我们用激动的手掌打着节拍,眸子里溢流着滚烫的泪花,彷佛我们正挺直受苦受难的腰杆迎接红军,彷佛我们正在与红军汇合、握手、告别。青山绵延不断,歌声盈盈飘荡,沉浸式的缅怀洗濯着我们赤红色心跳。
我们用时代的目光触摸土墙上残留的“造成使资产阶级既不能存在,也不能再产生的条件”,“加强无产阶级专政”,“毛主席万岁”,“红军是被逼工农兵谋解放的先锋队”等标语。当“饿饭的穷人快来当红军”映入眼帘,我的心为之一振。这条繁体字与简化字构建的标语,让我真实地融入血与火铸就的红军时代,这一刻,就在这一刻,我深切感受到自己凝滞的血管瞬间被一条红色的基因秘密疏通,被一条红色的脐血或纽带秘密认领,彷佛滴水汇入大海,彷佛婴儿回到母亲怀抱,彷佛那个战火迸溅的流光岁月,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和奋起,无数次的围剿与反围剿,勇敢地穿过八十七年茫茫时空,将顽强不屈的信念,将胜利的好消息郑重而放心地交付到我手上。我彷佛看见一个名字叫红军的人,手执狼毫,用“斧头砸碎旧世界,镰刀开辟新乾坤”的红色信仰,用疾风骤雨的铁的力量在墙上镌刻抒写,在戏台上热血沸腾的宣告。
据当地村民回忆,红军当时离开江口镇路过玉皇庙时,刷标语,讲政策,鼓励穷人建立革命信念,敢于和资产阶级作斗争。离开时一位红军首长见一个教书老先生身穿长布衫,光脚穿草鞋,问他为什么穿草鞋,老先生说:“我们穷人穿不起布鞋”于是红军就从背包里取了一双布鞋给教书先生穿上。
历史如一本翻开的石书,雕凿着红军走过的痕迹。紧接着我们在小广场书一样翻开的大石碑前,一字一句品读留在这里的红军力量,心里的荣耀感、使命感、责任感久久跌宕涌动。
为了寻根溯源,真实了解当时的情景,我们辗转来到江口镇西河村罗家院子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
这是一处背靠青山,面对河流土木结构的小院,翠竹亭亭,蔷薇点点,雕花的木格窗,透出几分清雅与幽静。院内分别设有图文展室、军部会议室、红二十五军重要史料、人物事迹简介文献资料等,我们从红军用过的大刀、镰刀、油灯及简陋的生活用品战斗武器可以想象出革命的艰辛和不易。我们面对红二十五军长征路线图,用心的步履一寸一寸丈量红军走过的血的山河血的铁流。在程子华、徐海东、吴焕先等主要领导人雕像前,真实地感受红二十五军在留坝与敌人浴血奋战,打土豪、除恶霸、分田地,给穷人撑腰壮胆,让穷人自己当家做主,建立苏维埃政权的阵阵呐喊。红色火苗在心里越烧越亮堂,越跳越突飞猛进。
据当地干部介绍,当年红二十五军在江口镇杀敌养伤修整队伍时,一边帮穷人劈柴挑水修补破漏房屋,一边教唱革命歌曲,宣传党的政策,反压迫的实际意义,受苦受难的穷人看到了曙光,看到了被日出染红的好日子,思想的灯捻儿被革命的火种唤醒点燃。
红二十五军离开江口镇前夕,军队首长召开当地地下党紧急会议,鼓励在各乡镇组建赤卫队以保卫新政权,强调要尽快加强壮大地方武装力量,只有消灭余匪,才能保卫和巩固苏维埃政权。同时要与华阳一带的红74师加强联系,形成合力,以保卫巩固留坝革命根据地,并留下一名中共党员协助地方党组织工作。部署完毕,红二十五军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经玉皇庙,庙台子、柴关岭等地离开留坝进入凤县,一路宣传党的政策一路作战,一路流血一路牺牲,于9月15日胜利抵达陕北,成为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的第一支红军队伍。
红二十五军离开后,江口人民同地方反动势力进行不屈不饶的阶级斗争。山河被血染红,历史被血染红,人们的记忆被血染红。据不完全统计,留坝县分布在江口镇、玉皇庙镇、武关驿镇、马道镇、青桥驿镇等地的革命遗址不下十余处,无名无姓的红军墓总是被祭奠的鲜花照亮。
八十七年后的今天,我们在红军战斗过的地方感受历史不朽的心跳,感受红军的不朽的心跳。
四下游走,青石小路通往周围邻家,但见有人犁地,有人建房,有人晾晒粮食,有人养蜂采菌放牧牛羊,有人怀抱婴儿牙牙学语。油菜花开,银杏结果,麦子抽穗,熟透的樱桃,如一颗颗晶莹剔透的星星之火,在风中幸福的摇曳。
为了铭记石垭子战斗中牺牲的五位红军战士,为了纪念红军在留坝做出的贡献和牺牲,留坝县人民政府建立了红二十五军纪念碑,碑身巍然高耸,碑顶红星闪耀。每到清明时节,人们在纪念碑前唱国歌,献花篮,向英烈致敬默哀,以铮铮誓言重温入党宣言,向红军汇报今天的和平与安康。
人间最美四月天,公元2022年4月29日,我们乘车缓缓离去,红二十五军纪念碑一个人站在244国道边,站立成我们心中的精神领袖,红色的导航仪,红色的风景线。长路漫漫,山水迢迢,接下来我们将从这个平凡朴素的红军纪念碑辗转到另一个波澜壮阔的红军纪念碑,从另一个波澜壮阔的红军纪念碑辗转到无数个铺天盖地、绚烂辉煌的红军纪念碑。当红军的铁流映红留坝,当红军的铁流映红中国,映红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我们在铁流之上,在红色的铁流之上迎风招展。
“山雀雀单飞难远行,牛犊犊过岭没离群。闹革命跟着共产党走,饿饭的穷人快来当红军。”山歌目送我们走远。我在心里念叨着:红军的铁流来到留坝,饿饭的穷人快来当红军。

作者简介


梅一梵:女,陕西汉中,真名谢丽荣。2014年写作,陕西省作协会员。作品见《青年文学》、《星星诗刊》、《名家名作》,《散文百家》、《散文诗》等。获《诗刊》“第二届恋恋西塘江南诗•歌节”大赛一等奖,马尔康·第三届阿来诗歌节”大赛一等奖,作品收录《中国散文诗一百年大系》等选本。

在本公众号发布的作品,【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敬请作者前往关注并收阅!

征稿专栏

《华人文学》杂志征稿

第一届 “长江文学奖”——新时代诗歌散文小说征文大赛

——感谢阅读——

(图来源网络,侵权告之删除)

国际诗歌网:http://www.gjsgxh.com


学 术 顾 问:周 明 丁一 冰耘 易传宝 韩 英

会 长:沈裕慎

常务副会长:吴 昉
副 会 长:袁仲权 曹 平 潘颂德秘书 长:戴三星 李 平

编委会成员:

沈裕慎 戴三星 李 平梁全义

张 艺 丁红梅 何兰青 林从龙

蒲公英 黄会容 陈立琛 陈锦绵

韩 江 陈典锋 买 超 曹 平

龚明仁 周嘉琪 涂作武 侰丽恰母泰国

王中海 马梦瑶(美国) 陈湃(法国)

国际诗歌网总编:丁红梅


 美国分会会长马梦瑶

 泰国曼谷分会会长 侰丽恰母

 桂林分会会长何兰青

 九江分会会长 柳守猛


执行编辑:丁红梅何兰青 胡耀辉 周已雄 马梦瑶(美国)

法律顾问:戴 斌

联系电话:010—56140133


欢迎投稿

小说、散文、诗歌、书画、摄影等

投稿邮箱:bhsx08@sina.com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