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

长征红军——赖绍宏《长春楼》爱国主义教育基

樟潭村举办《难忘岁月 红色记忆》首发式暨五华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长春楼)挂牌揭幕仪式。

2017年12月1日,随着初冬的微微凉风袭来,带着丝丝寒意。然而,在长征老红军赖绍宏同志的故居–安流镇樟潭村长春楼,却红旗飘扬,人头攒动,村民喜气洋洋,场面热闹非凡。中共五华县委宣传部、中共五华县委党史研究室,五华县老促会,安流镇党委、政府,樟潭村党支部、村委会,赖绍宏同志亲属后代和该村老党员、老干部、烈士亲属、学校师生共200多人齐聚这里,举办《难忘岁月 红色记忆–樟潭村革命斗争史》(简称《樟潭村革命斗争史》)首发式暨五华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长春楼)挂牌揭幕仪式。

樟潭地处五华县的南部重镇安流,她是五华县目前有据可查参加红军长征的10人中并走完全程的6名英杰之一赖绍宏同志的家乡,也是经广东省于1957年认定的一个革命老区村。早在1925年,广东国民革命军两次东征到五华,先后有周恩来、彭湃等亲临五华指导革命,推动了五华地方党组织和农民协会的建立。受彭湃、古大存领导的风起云涌的东江农民运动的影响,樟潭孕育了革命的种子。赖绍宏的父亲赖俊成(中共党员),受党的委派,回乡发动农运,组织农会,乡农民协会在长春楼秘密成立,并任农会会长,长春楼成了该村农民运动中心,此时的樟潭村有近百人投入革命,仅长春楼就有10多人参加农会、赤卫队、地下党组织等,被国民党反动派称为“共匪窝”。从此,樟潭人民紧跟共产党,积极投身于武装斗争,为革命作出了重大牺牲和贡献!自大革命时期以来,全村有赖万石、赖俊成、赖子彬、赖龙腾、赖志贤、赖灼、赖金招、赖贵瑞等8位同志献出宝贵生命,其中就有长春楼子弟5人,在这5 人中,又有2人被评为革命烈士,长春楼子弟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五华革命史上“满门忠烈”的光辉诗篇。革命烈士的鲜血,印证了樟潭人民长期跟随共产党进行革命斗争的精神,谱写了樟潭村人民光荣的革命斗争史。

座落在蜿蜒曲折的周江河边富有革命传奇色彩的长春楼,虽历经百年历史沧桑和风吹雨打,仍坚强屹立不倒,她是当地人红色记忆的永远留存。经布展一新后的长春楼,重新焕发了风采。斑驳老旧的墙上展挂着丰富的革命史料,中厅展柜里摆着一件件珍贵的革命历史文物,翔实地反映了樟潭老区人民特别是长征老红军赖绍宏一家在艰难困苦的革命岁月中作出的不朽贡献和经受血与火涅槃的顽强革命品质。参观展陈的当地干部群众和师生纷纷驻足停留,肃然起敬,沉默凝思。

编纂出版《樟潭村革命斗争史》和长春楼申报为五华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樟潭人民多年来的心愿,也是该村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此次活动,是五华县有关单位和部门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领导关于“铭记光辉历史,传承好红色基因,践行好革命精神”指示要求的具体行动;也为樟潭这块红色秀美的土地增辉添色,还为当地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提供了一份鲜活的教材。

参加这次活动的广大干部群众纷纷表示,樟潭革命老区过去那段波澜壮阔、风雷激荡的岁月,在建立红色政权、探索革命道路的实践中,铸就了伟大的革命精神。正是因为像有樟潭特别是长春楼的子弟一样千千万万革命先烈的浴血奋斗和流血牺牲,才有今天我们的安康和幸福生活。他们是民族的脊梁、国家的功臣,他们的业绩光照千秋,精神辉映万代。要教育后代不忘初心、牢记历史、心怀感恩,传承好革命红色基因,弘扬革命老区精神,着力推动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努力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要在自觉感恩幸福中凝聚共识、砥砺前行力量,把对革命先烈的缅怀和感激,转化成为服务人民、为百姓谋福祉的实际行动,努力建设樟潭美好家园,加快革命老区的振兴发展。

英雄长春楼,忠烈写传奇
赖绍宏同志的传奇家史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从长江南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地区进行二万五千里的长征战略大转移。在这气壮山河、史无前例的战略大转移中,赖绍宏同志是原中央苏区县五华有据可查参加红军长征10人中并走完全程的6人中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之一。在他的家乡,安流镇樟潭村,弯弯曲曲的周江河从村中央蜿蜒流过汇入琴江,是一个河水清澈秀美,生态良好,物产丰富,鸡鸭成群,瓜果飘香的小山村。而位于村口的长春楼,就是老红军赖绍宏同志的故居。该楼始建1900年,1903年由打古塘迁入居住。三栋二横,木桁楠瓦顶结构,传统的客家建筑。1904年10月16日,赖绍宏就诞生在故居正屋右片第一间房子里。1928年春,国民党黄旭初部“驻剿”五华后,赖绍宏祖父赖万石、父亲赖俊成和亲属赖子彬等5人相继被杀害,三栋大屋被焚烧,只留下残墙破壁。1956年,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长春楼后人经自己集资和政府资助下对革命旧居进行重修。这座富有革命传奇色彩的长春楼,虽历经百年历史沧桑和风吹雨打,仍坚强屹立不倒,她是全村人红色记忆的永远留存。

长春楼
被国民党反动派诬称为 共匪窝

1925年,周恩来率国民革命军两次东征到五华。并受彭湃、古大存领导的风起云涌的东江农民运动的影响,五华孕育了革命的种子。1926年,赖绍宏的父亲赖俊成,中共党员,受党的委派,回到家乡樟潭向进步人士灌输革命思想,动员他们加入乡农民协会。樟潭村众多劳苦大众历来受尽地主剥削、恶霸欺凌,恨之入骨。一听说要成立农会,纷纷要求加入农会。同年夏,樟潭乡红色农会在长春楼秘密成立。农会成立后,大家推选赖俊成为会长。随后创建农民自卫军,陆续有赖应奎、赖维振、赖维周、赖锡畴、赖观清、赖亚思、赖亚坛、赖亚烈、赖佛裕、朱亚招、赖来宗等人参加。在长春楼、长裕楼、长兴楼等几户亲密无间,志同道合的人家率先带动下,还吸引了万塘等周边村群众参加。此时的樟潭村有近百人投入革命,仅长春楼子弟就有10多人,他们怀着对革命赤胆忠诚,先后参加了农会、赤卫队、地下党组织等。其中赖绍宏的父亲赖俊成是农会会长;叔父赖灼是中共地下党员,梅林赤卫队小队长;叔父赖龙腾是赤卫队员;叔伯弟赖子彬是安流区赤卫队长;其兄赖应奎任乡赤卫队队长;赖绍宏本人是五华县秘密发动群众工作组组长,由于他人小机灵,都是夜间出来活动,白天隐蔽,所以大家都亲切称他是“蟑螂”。1926年8月,古大存带领数百人进驻安流地区,并亲自到樟潭农会指导工作。长春楼的赖万石、赖俊成父子俩心情无比激动,燃放鞭炮欢迎。古大存为樟潭乡农会敢于同敌人斗争,不怕流血牺牲的精神所感动,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这大大鼓舞农会会员的斗志。樟潭农会由于有了近百人的农会会员,农民有了自己的组织,腰板子硬,有底气了,广大农会会员积极参与开展“二五减租”运动,如有地主劣绅敢欺压穷苦百姓,就抄他们的家,把破坏“二五”减租的顽固地方豪绅,或扣押,或砸碎大租斗,或罚写悔过书,使他们威风扫地,贫苦农民则扬眉吐气。9月,第七区农会会长张骏声统带樟潭乡农会会长赖俊成和其他会员突入该村土豪劣绅的家,收缴了他们的枪支和马匹,并打开粮仓,将粮食当场分给最贫困的农民,契约、帐单也当场烧毁,狠狠地打击了反动势力的嚣张气焰。1927年3月,樟潭农会在古大存的领导下,和其它各乡的农会团结一起,与五华的反动“资本团”进行斗智斗勇,最后取得了重大的胜利。1928年春,安流区农会为配合全县“丁卯年关”大暴动,在安流圩大兴街(水街)门楼上显眼的墙上写出“要饭吃,要衣穿,就要暴动!”的大字墙头标语。同时派张权带领安流区、樟潭乡赤卫队100多人进攻樟潭地反的巢穴,清理了他们的家财。同时围捕了龙颈的土豪刘×山。在大年初一镇压苛捐杂税的刽子手、大捐棍张××(福岭人),为民平愤,予敌沉重打击,使人心大振,军心大快。樟潭成为一座远近闻名的革命老区村庄。樟潭农会成为当地反革命份子的眼中钉、目中刺,长春楼也被国民党反动派诬称为“共匪窝。

农民的革命行动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恐慌。1928年春节刚过,国民党黄旭初率韦松云来五华“剿共”进驻安流,声言“要把樟潭的共产党斩尽杀绝,特别要把赖俊成、赖应奎、赖绍宏杀掉。”一时间乌云滚滚,妖雾弥漫,反动势力卷土重来,樟潭笼罩在一片杀气腾腾之中。正月初八晚上,樟潭农会在长春楼召开会议,决定立马将农会会员一家老少连夜分两批转移到山区打古塘去。但均遭到敌人的伏击,赖绍宏、赖应奎受伤后幸运逃脱。不幸的是在混乱中,长春楼的当家人–赖万石,因年老体弱,被灭绝人性的畜生抓住了,他们狞笑着走到手无寸铁的老人面前,恶狠狠地说:“你落入我的手中,我叫你不得好死!”老人怒火万丈,厉声大斥:“你们这帮狐群狗党,丧尽天良的刽子手,看你们横行到几时?共产党人,革命者是杀不绝的,血债一定会要血来还的。”老人家像巍巍劲松毅然挺立。丧心病狂的反动派气只好气急败坏地举起屠刀,把他无情地屠杀掩埋,企图销毁罪证。十多天以后,有村民发现了老人的一条血裤,立即暗中报告。晚上,村里出动十多人将尸体挖起,只见可怜的老人已尸体不全,两手两脚被砍断,胸部被砍了七刀,腹部刀伤无数,两耳被割去,头部也有刀伤,咽喉被砍断,四肢分离。原来敌人对老人实行惨无人道的砍头斩手分尸的惯用手段,把头颅和手脚砍下抛尸了。然而,丧心病狂的反动派匪徒并不善罢甘休,在正月初九早晨,黄旭初匪部配合当地反革命集团和民团帮凶数百人,包围了长春楼,并说:“长春楼是共匪窝,冲进去不论男女老少一律斩尽杀绝,以灭后患。”匪徒气势汹汹,破门而入。到处撬门砸锁,抢东西,拉牛扛猪,赶鸡捉鸭,锅头水缸,盘碟碗筷,拿得走拿走,拿不走的打烂。匪徒们把长春楼抢劫一空以后,点燃茅草把三幢大屋几十间房子放火焚烧。大火烧了一天一夜,长春楼变成了一堆废墟,惨象目不忍睹。事后计算,长春楼焚毁房屋49间,村中还有长裕楼、长兴楼被焚毁的屋子,共计191间,抢去耕牛7头,抬走大猪8头,犁耙12副,被帐29床,其余粮食、衣服和各种财物用具畜类等不计其数。在此场浩劫中,长春楼遭受了灭顶之灾,家里被杀3人,迫害致死3人,流浪他乡病死饿死的10人,迫嫁的3人。在愁云惨雾中,革命火种是扑不灭的,革命者是杀不绝的,敌人的凶残毒辣,更坚定了樟潭人民及长春楼的子弟紧跟共产党闹革命,消灭天下豺狼的决心。他们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以大无畏的革命气概,与反革命分子进行了一场场艰苦卓绝、荡气回肠的革命斗争,经受了血与火涅槃,为新社会的诞生作出了重大贡献。据统计,自大革命时期至解放战争时期中,樟潭村为革命而牺牲生命的有赖万石、赖俊成、赖子彬、赖龙腾、赖志贤、赖灼、赖金招、赖贵瑞(赖亚灵)、赖运成等9人。其中就有长春楼的子弟赖万石、赖俊成、赖子彬、赖龙腾、赖志贤等5人,在这5 人中,又有2人被评为革命烈士,分别为老红军赖绍宏的父亲赖俊成、叔伯弟赖子彬。

满门忠烈写传奇

赖俊成,又名赖俊贤。1869年生,1925年参加革命,中共党员,地下党组织成员,农会长。他一直领导乡农民运动与反动派作斗争,被反动派称为“共党最热烈分子”。1930年被捕,坚贞不屈,在华城英勇就义。

赖子彬,又名赖维灵,1907年生。1925年参加革命,中共党员,任安流区赤卫队队长。1928年在梅县参加红军,1929年受党组织委派回安流一带开展地下活动,不幸被捕,经严刑拷打,多处骨头被打断,押赴安流刑场还高呼:“打倒反动派!共产党万岁!”宁死不屈壮烈牺牲

开弓没有回头箭,革命者的精神是打不垮的。长春楼的优秀儿女赖绍宏,于1928年春死里逃生后,强忍祖父、父亲和亲属5人相继被杀害的悲痛。伤势稍好转就背井离乡,奔向八乡山,与古大存等一起创建八乡山革命根据地。红军撤出八乡山后,他先后到香港、汕头、福建等地开展秘密革命活动。1931年,在厦门以打石为掩护,发动、组织工人罢工。1932年4月经厦门党组织介绍,带领17名同志义无反顾地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1934年10月跟随红军进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爬雪山、过草地、吃草根,忍受脚伤的痛苦,历尽九死一生,艰难险阻,胜利到达陕北根据地。并与来自陕西省子长县的红军强海明结为伉俪,组成革命家庭。抗战期间,先后担任八路军第二后方医院院长、太行后方医院院长等职务,以医院为战场,克服政治环境恶劣、医疗设备差、药品短缺、伤病员日常生活用品供应不足等种种困难,为抗日将士早日重返前线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抗战胜利后,历任冀南军区招待处处长、冀南军区供给部副部长、冀南军官教导团政委、政治处主任。新中国成立后,南下广东,先后任广东革命干部学校校务处处长、华南垦植局广州办事处主任、广东省土地利用局副局长等职。1957年2月后,被选为广东省第二、三、四届政治协商委员会委员。离休后享受副省级待遇。1986年5月逝世。1950年,樟潭解放了,赖绍宏才有机会回到家乡,与穷苦人民一起欢欣鼓舞庆翻身解放。而罪大恶极的反革命分子终于逃不脱人民的惩罚,被押上了历史的审判台。另外,长春楼的子弟还有赖志贤、赖龙腾、赖应奎、赖维周、赖锡畴、赖维振等人参加县、区赤卫队,农民自卫军;还有赖乃君(均),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毅然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奔赴朝鲜前线,在战场上英勇杀敌,头部受伤仍坚持战斗,屡获战功,多次受嘉奖,获授少尉军衔。在峥嵘的革命岁月里,长春楼子弟一往无前,舍生忘死,用鲜血和生命与反动势力展开了殊死斗争,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五华苏区革命史上“满门忠烈”的光辉一页。

来源:赖氏宗亲网(点击文章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