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国县城市管理局
兴国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
2022年12月30日
红军桥原名武塘木桥,是一座极富客家特色的木板桥,是长冈、鼎龙等东河片村民进入县城的必经之路。旧时的武塘桥由一块块木条(后来改用双版)拼接、延伸而成,站在桥面上,望着湍急的江水,脚下晃晃悠悠,桥板嘎吱作响,就如同悬崖峭壁上一条令人胆颤心惊的羊肠小道,让人头晕目眩。偌若胆小的人第一次走在桥上,甚至吓得趴在桥上不敢动弹。兴国人民望着武塘木桥下那滔滔江水,感叹道:要是这里有座坚固的石桥就好了!
一桥飞架潋江河,见证苏区俊杰多。
郎别娇妻娘送子,朝辞故土晚投戈。
将军立马沙场笑,勇士横刀战地歌。
碧血丹心忠义胆,换来华夏惠风和。
1981年12月,兰州军区第一政委萧华上将回到兴国,当他了解到家乡人民和政府修建大桥的迫切心情,答应尽力支持,为家乡做点事情。很快,萧华回京后为家乡争取到一笔特别资金。
为纪念1933年兴国县在扩大红军运动中组建的“兴国模范师”和参加“工人师”、“少共国际师”的红军经过此桥开赴前线,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原桥下游约40米处,新建钢筋混凝土大桥,命名“红军桥”。
红军桥于1982年6月开工,1983年8月1日建成,同年10月1日竣工通车,桥长238.25米,宽7米,桥高7.67米,投资人民币60.6万元。为本县当时最长的公路桥。
红军桥通车典礼,万人空巷,张灯结彩,全兴国人民像过年一样庆贺通车,晚上桥头还播放了电影。
始建于1983年的红军桥飞跨潋江两岸,36年来一直是兴国县的交通地标,期间经历过数次加固整修。
2019年6月初的强降雨带来河水猛涨,最终导致红军桥桥体变形,不再具备安全通行条件。兴国县于6月9日封闭了红军桥,并禁止通行,2019年7月28日拆除。
暑往寒来卅六年,一朝永别忆绵绵。
满城微信传消息,无数图文入史篇。
堪叹横桥遭劫难,唯留故事念前贤。
愿祈重建多祥瑞,两岸畅通车马连。
2022年6月19日,兴国人民盼望已久兴国县红军桥开始施工重建。项目选址西起凤凰大道粮食大楼,东至滨江东大道滨江1号小区旁。
中夏龙腾又启航,红桥重建姓名芳。
匠心辟地经风雨,妙手横梁历雪霜。
腊月梅花传喜讯,新春彩笔续华章。
凌波曲浪通天堑,泼墨平川入画廊。
红军大桥重建工程是兴国县重点民生工程,项目投资1.2亿元,设计方案全线采用喇叭形全互通立交接线,双向四车道设计,桥梁主线长约277米,主桥面桥宽25米,西岸引道桥桥宽16m,东岸引道桥桥宽18.5m。主线设计时速30km/h,匝道设计时速20km/h,道路等级为次干道,采用双向四车道、机非混行设计,大桥于2023年1月1日正式通車。
潋水扬波映碧空,惊天喜讯伴清风。
一桥飞架龙腾跃,两岸毗连路畅通。
鞭炮燃时民众乐,山歌起处焰花红。
多年离别今优昔,遥看横江落彩虹。
来源:兴国公安交警、潋水流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