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红领巾讲解员
三(2)中队 邢志硕
| /
★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队员们:
大家好!
我是本期的红领巾讲解员邢志硕,下面我为大家带来的是《一张牛皮山区红军医院的艰苦岁月》。1934年的冬天,因为敌人“围剿”,红军撤离根据地,郭猛带领40多个伤员留在武功山区九龙山上一个简陋的红军医院里。九龙山上粮食稀缺,伤员们靠吃苦菜充饥。
这种苦菜名不虚传,真是苦极了,接连在水里煮了好几遍,还是有苦味,又没有放盐(盐是红军们宝贵的药品,就是用来当药的盐也剩下不多了),更没有油,吃下去肚子怪难受,越吃它脸色越黄。面对这种困境,支部连夜召开了支委会。会上决定由李事务员带领一个工作人员下山冒险找粮食。 天上下着大雪,冷风刺骨,指导员郭猛和剩下的红军战士们到洞口送他们。 “你们一定得找点什么回来,几十双眼睛在望着你们啊!”郭猛代表战士们说出了心里话。 这一夜,大家都睡不着,心里老惦记着派出去的那两位同志,希望他们能带回点吃的来。天刚破晓,战士们都起来了,大家不约而同地聚集到一起向山下望去。 时间一小时一小时的过去了,大家焦急地望着,可总不见他们回来,真是眼都要望穿了。 “指导员,你看!”方排长指向远方,只见远处山脊上蠕动着两个黑点。可大家再仔细看看,又有点儿失望。 “怎么?好像没有背东西!”有一位战士看到后忍不住大声嚷起来。 “是啊!肩上没有看到扛什么。”大家七嘴八舌地讲起来,可眼睛还是直愣愣地望着远处那两个黑点,总希望他们带些什么回来。“指导员,你看他们腰里像是绑着什么哩!”小贺先看见李事务员腰里的东西。 于是大家又都把视线投向李事务员腰里缠着的那个东西上,慢慢地他们越走越近了。后来连颜色也看得清清楚楚了,是黑的。 “黑的,什么东西,准是好吃的。”小马高兴地跳起来。说实在的,大家饿了一天了,一点儿东西也没有下肚,真想吃点东西,大家目不转睛地看着前边,只见他们越来越近,越近爬得也越快,一会儿,李事务员腰里夹着的那件东西终于看得更清楚了,原来是一张什么皮。 “同志们,粮食!”李事务员刚走近,就飞也似的跑过来,兴奋地叫着,“指导员,牛皮,可以吃的……” 他吃力地喘着气,脸上直冒汗,脸孔像涂了一层黄蜡,话没说完道就跌倒昏过去了,指导员赶忙扶起他。他迷迷糊糊地靠在郭猛身上,手还指着腰上的牛皮。 郭猛命令两个战士扶李事务员进去休息,留下的人七手八脚地拾掇起牛皮来。 牛皮要用水泡,毛又难拔,三十多个人整整拔了大半天。尽管这样,大家还是很快乐。牛毛拔光后,牛皮被切成许多小块,放到锅里烧时,香气充满了山洞,大家闻到香味,肚子似乎更觉饿了。 好容易盼到天黑才烧熟,为了使大家明天不挨饿,决定留一半,其余的每个人盛一碗。牛皮因为煮得透了,熬成了软膏,吃到嘴里还挺粘口,味道不错。小贺又闹开了,他把粘膏沾在嘴边,又缀了几根牛毛,装老头,引得大家哄堂大笑。小贺说:“吃着牛皮闹革命,再苦再累也决不回头!”
谢谢大家。
END
更多精彩
关注我们
图文 | 张景奇
审核 | 李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