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少将,13岁就参加红军干革命,20年后升任为师长。后来,不论是首长还是下属都会叫他的雅号:九门提督。这是怎么回事呢?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位开国少将就是罗文坊。
罗文坊是江西吉安人,1916年出生。1929年家乡闹革命,13岁的他就报名参加了红军,被安排在江西红军独立第四团教导队学习。后来所部被编为红6军,罗文坊先后任红6军连指导员、红6军政治部青年干事兼大队长、红3军第8师政治部青年科长。
由于罗文坊聪明好学,对党忠诚,15岁的他被上级组织选送到红一方面军总政治部训练班学习,他结业后分配在军委政治保卫局工作,参加了中央苏区一至五次反“围剿”战斗,随后又参加了长征。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抗战时期,罗文坊在“抗大”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奔赴抗日第一线,先后晋察冀任军区第一分区除奸科科长、晋察冀军区司令部侦察科科长、第五分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等职。
从罗文坊当红军算起,到20年之后的1949年,33岁的他已经从一个红军小战士成长为我军的一名高级将领,担任起了华北野战军第68军204师的师长。
罗列了罗将军一大堆的成长历程后,他那个“九门提督”的雅号是怎么得来的呢?
时间到了1949年8月,中央决定举行开国大典。那么由谁来负责开国大典的安全保卫工作呢?一直从事安全保卫工作的老领导罗瑞卿、李克农、陈赓就想到了正在战斗部队当师长的罗文坊,就联名向上级推荐了他,任命他为北平公安纵队司令员兼政委。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当时,解放不久北平的安全形势比较复杂,“军、警、特、宪”等都隐藏起来了,他们随时随地会出来搞破坏,所以落在罗文坊肩上的任务就是人们常说的,时间紧任务重,丝毫不敢松懈。但在罗文坊等人的努力下,出色地完成了任务,确保了开国大典的成功举行。
开国大典之后,李克农在北京饭店专门为安全保卫人员设宴庆功,在庆功宴上周公、克农等端着酒杯走到罗文坊(时任北京公安总队总队长)面前时,有人说:“来,跟‘九门提督’干杯!”一时间,笑声、碰杯声、赞许声充满了整个宴会厅。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从那以后,罗文坊这“九门提督”的雅号就给叫起来了。后来,罗将军到军委开会,一些老帅们还都风趣地喊他“九门提督”。
更多精彩文章:
华北野战军有两个炮兵师,师长1人就能打出1个排的效果,他是谁?
红四方面军的4个“种子”师,后发展为4个军,当时的师长都是谁?
本文所有内容(包括不限于文字与图片)均转载自网络,版权所有归内容所属原创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