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台江县张家祖孙四代
八十九年接力守护无名红军墓
1月2日一大早,贵州省台江县巫脚交村村民张勇才像往常一样,来到离家不远的一座红军墓前。露水打湿张勇才的衣服和头发,他全然不顾,认真将墓前杂草一一拔除,随后在坟头添上一抔新土。
在台江县,张家祖孙四代接力守护无名红军墓的故事家喻户晓。附近的村民说,张勇才和家人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来这座红军墓前祭奠,几十年来从未间断。
提起这座无名红军墓,张勇才打开了话匣子。1934年,红军长征路过台江,打土豪、分田地,帮助世世代代受地主老财欺压的苗族群众。在一次与土匪激战过程中,一名红军战士不幸牺牲。第二天,张勇才的爷爷张堂开上山务农时,在自家的水田里发现红军战士的遗体。张堂开非常痛心,把遗体转移到向阳的山坡上安葬。此后,张堂开一直看护这座红军墓,每逢清明节便带着家人去祭奠。1981年,县政府决定将散葬的红军墓迁到县烈士陵园统一管理。听到这个消息,张堂开的几个儿子很是不舍,他们主动找到相关负责人说明情况。“几十年来,我们把这名红军烈士当成自己的家人,就让他继续‘留’在这里吧。”被他们一家对红军墓的真情打动,有关部门领导特事特办,批准红军墓留在原地,并立碑为记。
1983年5月,张堂开病入膏肓。弥留之际,他不忘叮嘱儿孙:“我走后,要把我葬在红军墓旁边,守墓的事今后就交给你们了……”按照老人的遗愿,儿孙们把他安葬在红军墓旁。
近40年过去,守护红军墓的接力棒已传到张家第四代。从小学习成绩优秀的张保生如今萌生了新的愿望:“大学毕业后,我要报名参军,用实际行动传承红军精神。”
四代人接力传承,89年倾情守护。如今,巫脚交村红军墓已经成为基层进行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场所,张勇才和家人们也多了一重身份——红色故事宣讲员。每年清明节前后,大山深处的巫脚交村,讲解声声入耳,前来祭扫的跫音不绝。(■王永介 田茹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