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

文化之旅,红色驿站(第六十期)||皎平渡红军渡江遗址

基本介绍

皎平渡红军渡江遗址位于四川省凉山州会理县东南80余公里的通安镇中武山村境内。由于金沙江穿行于川滇边界的深山峡谷间,水流湍急,地势险要,金沙江成为四川、云南两省分界的天然屏障。皎平渡渡口江面宽150米左右, 水流平缓,在清代晚期便已成为渡口,时称搅平渡。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中央红军四渡赤水进入滇东北后,红军主力佯攻昆明,中革军委于19354月发布了关于我军速渡金沙江转入川西建立苏区的指示。
193551日至9日,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的率领下,中央纵队、一军团、三军团和五军团共3万余红军在当地36名船工的帮助下,一边阻击追敌,一边用6只木船,历经99夜,抢渡金沙江北上,从此摆脱了敌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皎平渡从此成为中国革命史上最具盛名的重要纪念地之一。

历史沿革

皎平渡两岸崇山峻岭,悬崖峭壁,江边的11个山洞是红军渡江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皎平渡大桥下向西行约二三百米,一眼就能看到这些顺山势而建的山洞,每个山洞高能容一人低头直行,宽可容两人,所有山洞均口小里大,有的山洞呈洞中洞格局。据了解,其中5个洞口朝江的山洞是当年周恩来等重要领导居住过的地方。

皎平渡红色文化旅游景区是禄劝独特的旅游资源区,省委、省人民政府把皎平渡列为云南省国情教育基地和文物保护基地,2005年经国务院审定为全国100个重点红色旅游景点及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皎平渡口现已形成集旅游、商贸为一体的红色旅游小镇,主要纪念地有九龙红军烈士洞、翠华介牌毛主席路居纪念馆、九龙木克壁画、石板河战斗遗址等。19355月6日,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渡江,在皎平渡会理一侧的中武山洞中指挥红军渡江,从此,中央红军完全摆脱数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实现了渡江北上的战略意图。皎平渡口也因此名扬天下,成为中国革命历史的圣地。

价值意义

1994年修建了连接川滇两省的渡江大桥,聂荣臻元帅亲自为《红军巧渡江纪念碑》题写了碑名,宋任穷(当年红军干部团政委)题写了碑文,详细地记载了红军的渡江经历和在会理进行的两次激战,纪念碑、文展馆等纪念设施已相继在皎平渡桥落成,免费为过往游人参观。
几十年过去了,当年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居住、办公的岩洞依然完好,朱德总司令、刘伯承总参谋长指挥渡江站过的将军石仍屹立于江岸。在云南、四川两地的支持下,集资投工,修通了杉乐、通安至渡口的公路,并建成了皎平渡金沙江大桥。上世纪90年代,省市级投资在皎平渡建设红军渡江纪念碑,皎平渡被列为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END

责任编辑:新媒体部张洨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