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

1933年,一位红军师长壮烈牺牲,时至今日,家人仍不知其身份!

在革命战争年代,有太多的仁人志士牺牲在了战场上,他们用血肉之躯,铸成了一道道钢铁长城,推动着革命的车轮。今天我要说的这位革命家,他曾是红军师长,却牺牲在了一场战斗中,时至今日,他的坟墓就在四川通江县烈士陵园中,但是一直无人来祭拜他。那么,这位红军师长是谁?他是因何牺牲的?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位红军师长名叫汪烈山,他是湖北省黄安县(今红安县)人,父母都是农民,无钱送他上学,因此他只读了几年私塾就辍学了。1925年,汪烈山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也成为了黄安县第二批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人,自此正式走上了革命道路。两年后,汪烈山和程昭续等人发起了九月暴动,这为后来的黄麻起义奠定了基础。

1929年红一军成立后,汪烈山被任命为排长,此后,他展现了出色的军事能力,得到了上级的重视,在部队中提拔得非常快,时至1931年,他已经是红四方面军少共国际团团长。此后不久,红四方面军进行战略转移,离开鄂豫皖前往川陕一带,1933年,汪烈山升任红四方面军88师师长,成为徐向前总指挥手下一员悍将、猛将。

值得一提的是,建国后徐向前回忆起汪烈山,他说了这么一句话:“汪烈山担任过少共国际团团长,是一个非常能打的干部!88师是一支能攻善守的部队,也与他出色的指挥分不开!”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徐向前能对汪烈山有如此高的评价,并非是空穴来风!

1933年11月,川军刘湘率领十几万大军围攻红四方面军,当时汪烈山指挥88师在达县一带阻击敌军,打得范绍增部仓皇败退,不过,由于敌军人数优势,汪烈山只得退守石鼓寨。

当时情况非常危急,汪烈山的手中只有一个团数百人的部队,而敌人有数千人,兵力差距达到十倍!

有的战士产生了畏难情绪,说:“师长,敌人这么多人,我们拿什么守啊!”

汪烈山听说后,批评道:“敌人就算再多,我们也要牢牢守住阵地!掩护主力部队撤退!”

要知道,当时红军部队极度却装备,加上连番大战,部队中已到了无枪可用的境地,怎么办?

汪烈山给每一个战士发了一根长矛,说:“子弹打完了,咱们就用长矛!打出气势来!”

战斗打响了,红军损失非常大,汪烈山看在眼中,痛在心里,他下令:“所有炊事员、炊事员,给我拿起武器上战场!”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就这样,在汪烈山的指挥下,部队连续打退敌人数次进攻,为主力部队后撤腾出了宝贵的时间!

然而,不幸的是,就在汪烈山到阵地上视察的时候,敌人突然打了一发冷枪,恰好击中了汪烈山,汪烈山倒在了血泊之中,壮烈牺牲,时年29岁。

建国后,汪烈山的遗骸被搬迁至四川通江县烈士陵园中,然而,让人感到遗憾的是,汪烈山自从参加革命,就没有告诉过他的家人,所以他的家人并不知道他的死讯,更不知他的身份,时至今日,在烈士陵园中,一直没有亲人来祭拜他,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本文所有内容(包括不限于文字与图片)均转载自网络,版权所有归内容所属原创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