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

红军唯一的女司令,出身豪门黄埔毕业才貌双全,为何最后却含冤牺牲?

1927年大革命失败,给我党留下了难以抹灭的阴影。但小泥石无法阻碍江河奔赴大海,湖南省平江地区依然有很多工农阶级在为中国的革命之路而奋斗,大量游击队一直在该地区进行。

1928年这股力量终于崛起,彭德怀等人领导的平江起义爆发,第二天就有很多有志之士带领手下的部队前来会师。这其中包括平江县委书记胡筠,彭德怀对于这种前来会师的战友一向十分敬重,他马上与胡筠进行交谈,很快就被这位女性领导人折服,并对部下说:

“女中豪杰,都不出胡筠左右!”

很快,胡筠当选平江县第一届工农兵苏维埃政府主席,职位在彭德怀之上,成了彭德怀名副其实的顶头上司。也是红军中唯一的女司令。那么,能当彭德怀上司,得到彭德怀如此称赞的胡筠,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一、女杰初长成,原是富家贵千金

胡筠出生于1898年的湖南省平江县的一个富商家庭,家中吃穿不愁,又是独女,从小就被当成掌上明珠,半分苦也没吃过。当时正逢乱世,父亲很重视她的教育,四书五经全让她熟读,又送她学习武术,希望她在乱世之中能有自保的能力,胡筠也因此成长为一个外放、文武双全的女子。

胡筠到了待嫁的年纪,父亲更是千挑万选,将她嫁给了平江县的首富之子李积琦。李积琦还在外求学,成婚之后就马上奔赴学堂了,这场父母之命的婚姻并没有给胡筠带来丝毫幸福的余温,反而将她困在了大宅大院,成了一只供人欣赏的金丝雀。

胡筠不甘心,她从小读过的书告诉她,方寸之外是大好世界,但如今她只能依靠手上几本书籍飞跃围墙,去遥想外面的世界。太憋屈了,实在不愿就此屈居于闺阁之中,于是她生完孩子之后,就说服了自己的丈夫允许她出去读书,也靠着自己的能力考进了平江县的女子师范学校。

胡筠这样的女子,只要给她一个发挥的余地,她便能以最亮眼的方式出现在史书上。在学校中,各种先进思想接踵而来,她也无限吸收进了自己的脑海中。其中她最爱看的便是《湘江评论》,对于其中关于反抗和革命的进步思想她尤为赞同。于是她很快就跟着学生上街游行,并加入了共产党,甚至开始剪掉了长发,并抵制缠足的恶习,这时候她已经知道,她不会再回到那个闺阁之中。

到了1926年,北伐军团经过平江,胡筠就加入了叶挺的军团,成了宣传部的一名干事。此时她的军事才能已经初显,她亲自出马深入敌军腹地,细细侦察敌军内部,并将情报都上报给叶挺,与叶挺一起制定作战计划。叶挺很快意识到她是个可造之材,也一直将她带在身边,甚至让她开始带着战士去战斗。最终叶挺的军团能够顺利解放通州,便有胡筠出的一份力。

也就是看出胡筠身上巾帼不让须眉的气质,党组织才会安排胡筠进入黄埔军校学习,成为了黄埔六期的学生。值得一提的是,这是黄埔军校第一次招收女学员,所以对女学员的要求非常高,淘汰率甚至一度高达15:1。胡筠就是在这样的高淘汰率下过关斩将,才获得了进入黄埔军校的资格。

黄埔军校的训练强度,让很多七尺男儿都不堪忍受,但是胡筠咬牙硬生生撑了下来,她的训练比军校的男战士们都只多不少,有时候训练结束了她也会留下来加练,一直到精疲力竭躺在地上才会罢手。她的射击课程甚至比很多男战士都要高,这让很多男战士都对她刮目相看,背地里都管她叫“神抢手”。黄埔四大女杰之一,就有胡筠的一席之地。

二、红军第一个女师长,被男人承认的女人

从黄埔军校出来之后,胡筠就开始组建了一支游击小队,开始在平江一带打游击战。这与当时她的夫家两者处于不同的阵营,革命与家庭只能择其一,于是她迅速与夫家断绝了关系,并且带着战士们打地主,直接把夫家给端了,将田契烧毁,把土地分给了贫苦人民。为革命牺牲至此,实乃我辈楷模。

后来彭德怀策划了平江起义之际,他也迅速带领自己的游击队,来到彭德怀身边,协助彭德怀的队伍进行作战她与彭德怀的起义军攻克了平江县城之后,平江县第一届工农兵苏维埃政府成立,胡筠就成了政府主席,并与彭德怀一起开始创建了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原本大家对这位新来的女战士都不以为然,女人嘛,多少要比男人差一点,再厉害的女人,也比男人差一点。抱着这种想法,大家一开始对胡筠是不服气的,但等到胡筠开始指挥作战之后,战士们才真正对她改观。

胡筠的军事工作总是尤其细腻,战前准备、部署,战中灵活应变、战后加以总结,很快就在游击战这一方面有了自己的一套理论。她擅长对敌人拦腰截尾、敌人分散,她便集中兵力、敌人往东,她便往西、敌人一有败的迹象,她便打敌消残。靠着她研究总结的这套理论,她很快就在湘鄂赣这三个省份纵横。

如果说平江省哪支军队打得最好,没有人敢不提胡筠的名字。敌人一听见胡筠胆子就要吓没,相传当时在湘鄂赣地区,胡筠总是来去无风,现身之后杀完敌便迅速离去,很多时候敌人都分不清她是从哪里蹿出来的,就已经死于她的刀下了。

彭德怀也说:

“胡筠同志的基层工作经验非常踏实,他在军中威望很高,不比我差!”

彭德怀此话是贬低自己了,但是却没有抬高胡筠,胡筠确确实实有这样的本事。后来胡筠跟随彭德怀征战长沙之后,也成为了红军8师的师长,这是红军征战沙场以来,第一位女性师长。

三、此志为酬,身陷囹圄

胡筠在战场上英勇,很快名声就打出来,湖南省的保安司令部可不干,当场悬赏十万银元要胡筠的人头。这个价格在当时已经是天价,彭德怀的悬赏金也是十万。

胡筠虽然在战场上攻无不克,但是下了战场,却已经成了众矢之的。1933年,王明等人受“左倾”错误的影响,直接把胡筠诬陷为“反革命”分子,并趁机将她关进了大牢。胡筠实在觉得冤屈,但是她相信党,相信党一定会还她一个清白。

胡筠就这样一直在苏维埃政府的监狱中呆了半年,这半年她受尽折磨,但是却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的革命信仰。

这时候湖南省军阀何键一直在围剿湘鄂赣根据地的红军,整个根据地在被重兵围剿之下,白色恐怖的大雾从未散去,一时之间人心惶惶。湘鄂赣的省委保卫部的人这时候坐不住了,屠杀胡筠势在必行。于是他们不顾一切闯进了苏维埃政府的监狱,并将胡筠带走。

胡筠只觉得后面一直有人在推她,让她往前走,不断有枪声响起,她知道自己这次难逃一死了。果然,当保卫部的人将她带到了冷水井,一把枪便顶上了她的头颅,问她:

“你还有何话要说?”

胡筠只低头一声蔑笑,声音却非常坚定:

“此志为酬,身陷囹圄,但我、誓死不悔。”

话音刚落,枪声便起,伸头一枪,不过如此罢了。

而胡筠留给人世的,只有一本《狱中自述》,那上面累累血迹,皆是胡筠的拳拳报国之心。里面的一句话在后来的革命后辈中广为流传:

“牺牲换人间幸福,奋斗乃吾辈生涯。”

胡筠为革命赴死之心,难免令人动容。

一直到1945年,党的七大在延安隆重召开,这次的主题是关于肃反,为曾经的冤案、错案平反,胡筠这个天大的冤案登时迎来了昭雪的机会。她被追封为革命烈士,此时距离她惨死,已经过去整整十二年。这是一个轮回,一个关于清白的轮回。

当时彭德怀正在战场上,一听到这个消息,轻轻叹了一口气:

“如此甚好,她是一个难得的女将,本就不该受此冤屈!”参考资料:《胡筠》,平江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