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故事专栏★
红四军大柏地借粮
要从瑞金开始追根溯源
开栏的话:江西瑞金是闻名世界的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祥地,也是党和国家初心使命的重要起源地!1929年2月9日,朱毛红军在瑞金大柏地打赢了自井冈山下来的第一个胜仗;1931年11月7日,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在瑞金创建了第一个全国性的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11月27日,毛泽东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人民执行委员会主席;1934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在瑞金指挥率领8.6万红军,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为了中国革命,当时人口仅有24万的瑞金有11.3万参军参战,有5.1万人为国捐躯。长征时期,3.5万瑞金子弟踏上漫漫征程,仅在湘江战役就牺牲了1.8万人,全市有百名烈士村65个以上,曾经出现许多个“血洗村”,“无人村”。新中国成立初期,瑞金是全国唯一人口连续多年负增长的县。“红色故事是先辈留传给我们的重要精神财富。”当时的瑞金家家有烈士、户户是烈属,有着许许多多讲都讲不完的红色故事。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视察时强调,“要从瑞金开始追根溯源,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为发扬光荣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弘扬苏区精神,特开设“红色故事”专栏。
1929年2月9日,从井冈山下来的红四军来到瑞金大柏地宿营。此时,红四军被驻赣国民党军第十五旅刘士毅部追得精疲力尽。
当天,正是农历除夕。清晨,军部命令部队往宁都方向开拔。被敌人追得疲惫不堪的前卫第三十一团第三营“抗命”不前,派出代表联络其他连队,发誓要和追敌刘士毅部决一死战。营党代表罗荣桓和营长陈明代表全营前往军部请战。
鉴于大柏地两边是高山,中间是一条长达十华里的羊肠小道,是一个打伏击的极好战场。毛泽东、朱德立即召开前委紧急军事会议,决定顺应军心,利用大柏地的有利地形,狠狠打击尾随之敌,以振军威。要打好此战,必须让战士们吃饱饭,养足精神,但红军已经没有经费了!管经费的同志向毛泽东反映了这个问题。毛泽东听了,觉得确实是个问题。前委秘书长江华便提出建议:“能不能让部队先借用村中群众的食物,但一定要算清价钱,留下欠条,待以后如数归还。”毛泽东听后,思索片刻回答说:“你去通知部队吧,只好如此了。”非常时刻,毛泽东网开一面,同意向群众借粮救急。
原来自红四军下山以来,几次战斗失利,一路被敌人跟踪追击,有些连队早已断粮,已经两餐没有吃东西了。因为红军有严格的纪律,不拿群众一根红薯。大家宁可挨饿,也不能随便动用群众的东西。当天,正值大年夜,大柏地群众家家户户都储备好过年用的油盐米面,稍富裕一些的群众家还备好了过年的鸡鸭鱼肉和米酒。因当地的群众听信了国民党造谣污蔑,说红军杀人放火,共产共妻,全都离家躲到山上去了。红军找不到群众,不能当面说明情况。只好先借用当地群众的粮油食物做了一餐年夜饭,让战士们吃饱、吃好,养足精神打仗。
就连一向严格要求红军的党代表毛泽东也对朱德说:“总不能叫大家饿着肚子打刘士毅吧。军长,你说呢?”
朱德点头:“是呀,要打仗,不吃饱饭怎么行?”
红军各连队得到批准后,就借用当地群众的粮油米面,饱餐了一顿,养足了精神,在大柏地战斗中一举歼敌两个团,俘敌800人,缴枪800支,取得了大柏地战斗的重大胜利。
▲大柏地战斗遗址(前村)
战斗结束后,红军按原定计划离开大柏地,向宁都县城进发。
红军走后,大柏地群众回到家中一看,辛辛苦苦准备过年的食物都被吃光了,顿时怒火中烧,骂声不断。可是,家家户户掀开锅盖、米缸盖一看,只见都留着一张纸条,上面说明红军不得已吃了什么食物,价值多少,但因红军经费紧缺,一时付不了钱,以后一定如数归还,嘱咐房主人要妥善保管好纸条,当作以后还钱凭据。
人们难以置信:世上哪里还有这样的军队呀?可留下的纸条又说得明明白白,大家只好将信将疑。
50多天后,红四军由宁都县城向闽西进军,重返大柏地。毛泽东没有忘记红军对群众许下的诺言。他亲自召集大柏地群众开大会,向大家说明当时红军被迫向群众借粮借菜的情况,表示衷心的感谢。部队当场向群众兑现所欠的款项。有的老俵原来不相信红军的承诺,把欠条撕毁或丢弃了,只要说个数目,红军照数付款,分文不少。这一次,红军共发出3500块大洋。红军维护群众利益的举动,赢得了当地群众的支持。
大柏地全村立刻欢腾起来,群众说:“红军说话算数,丁是丁,卯是卯,我们信得过。”
(来源:江西瑞金干部学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