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石榴籽”故事》丛书由自治区党委统战部联合全区各相关部门编写,从书分《血脉相连》《亲如一家》《同心共筑》《同舟共济》《守护团结》5册,生动展示了自治区60多年来各民族团结奋斗、守望相助等“一起走过”的实践经验,全面呈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生共乐共享等“一起生活”的现实经历,广泛宣传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一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美好愿景。为帮助广大干部职工和残疾人朋友了解民族团结故事,宁夏残疾人康复中心将持续转载《“石榴籽”故事》丛书,带您一起学习了解发生在宁夏这片热土上的民族团结故事。
讲述:崔进京,自治区党委统战部
单家集,位于六盘山麓宁夏西吉县东南葫芦河与好水川交会处,甘宁两省区交界地带,交通方便,是方圆有名的“旱码头”,是一个回族聚居村,其中单姓约占70%。1935年5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曾三次路过并驻扎于此,以单南清真寺为中心开展了一系列革命活动。
1935年8月15日,为策应主力红军北上行动,在军长程子华、政委吴焕先和副军长徐海东等人的率领下,红二十五军3000多人转战至西吉县单家集、兴隆镇。红二十五军是第一支进入宁夏少数民族地区的红军队伍。红军到达单家集、兴隆镇一带时,街上没有行人,一片冷落景象。原来,国民党在这些地区常年征兵征粮,还对百姓进行共产党“共产共妻”等反动宣传,不明真相的百姓都害怕地躲了起来。见此情景,指战员们积极行动起来,登门拜访群众,宣传红军对待回族的政策,宣传党的抗日救国主张。很多战士还拿起扫把,把街头巷尾打扫得干干净净。群众很快消除了恐惧和疑虑,与红军战士逐渐亲热起来。红二十五军对全军指战员进行了党的民族政策教育,严格执行“三大禁条、四大注意”,格外尊重回族群众的各种风俗习惯。为了团结回族代表人士进一步打开工作局面,红军还派人把一些有名望的回族老人和阿訇请到军部做客,这些人以为红军同国民党官兵一样,无非是向他们要粮要款,一个个愁眉苦脸,坐立不安。红军按照回族的风俗习惯,让供给部购买了一些新茶具,在每个茶碗里放上冰糖,热情而真诚地招待了他们。吴焕先政委亲切地对他们说:“中国工农红军是穷人的军队,也是回族人民的子弟兵,我们这次进驻贵地,一不向你们派捐款,二不向你们催粮草,三不抓壮丁。我军只是稍作停留,很快就走,请你们放心,红军绝不骚扰百姓。”一席话打消了客人们的疑虑,他们脸上露出了笑容。吴焕先政委接着说:“为了表示对回族人民的敬意,我们决定明天拜访清真寺并赠送礼品。”他们听了又惊又喜,连忙道谢。一个回族老人捋着胡子说:“我活了这么大岁数,还是头一回见到这样的仁义之师!”第二天早晨,街道上的大小店铺全部开张,照常营业,人来人往,非常热闹。吴焕先、徐海东等带领红军抬着一块绣有“回汉兄弟亲如一家”的锦匾,牵着羊,去拜访清真寺。阿訇及其他回族群众被红军的所作所为深深感动,随后阿訇也领着回族群众带上礼品,赶着羊,前往红二十五军军部隆重回拜。当时红二十五军医院院长钱信忠,听说村上有一个村民患腹胀性疾病,生命垂危,毫不犹豫地拿出了比金子还珍贵的药品,并亲自给他做了手术,村民转危为安。红二十五军的行动,使当地回族群众第一次知道世界上还有这样一支为穷人打天下的军队。一些回族群众主动为红军探听消息,争当向导,还有的回族青年当即报名参加了红军。红二十五军在单家集虽然只停留了三天,但以实际行动打破了敌人反动宣传在百姓心中形成的印象,赢得了回族群众的拥护。8月17日,红军离开时,回族群众纷纷聚集在街头为红军送行。
1935年10月5日,单家集村里人听说又有红军要来,整个村子都沸腾了。人们自发地打扫街道,早早在街上摆了许多桌子,上面放满各种吃的东西。当天下午毛泽东主席率领红军进村时,村民以最隆重的礼仪欢迎红军,并用回族人丰盛的“九碗席”招待红军。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博古等中央领导人到清真大寺拜访阿訇。阿訇连声说:“您好!您好!”对此,毛泽东主席感到意外,待得知是红二十五军先前经过这里后,连声称赞:“红二十五军政策水平高,民族政策执行得好。”毛泽东主席按照回族习俗,将10份见面礼装在一个皮箱里赠送给阿訇。阿訇向毛泽东主席等致以最诚挚的欢迎和敬意。毛泽东主席向阿訇和在场的回族群众介绍了共产党和红军尊重回族群众风俗习惯、保护清真寺、主张民族平等等政策。回族群众邀请毛泽东主席等红军领导人到“陕义堂”清真寺参观。红军再次发出三条指示,要求全军不许在清真寺周围扎营,不许在单家集吃汉民饭菜,保护清真寺。这些举动使红军进一步赢得了回族群众的支持和拥戴。当天晚上,毛泽东主席与回族阿訇马德海坐在“陕义堂”清真寺北厢房的炕头上交谈。在昏暗的煤油灯下,毛泽东主席向马德海讲述了国际国内的发展形势、革命的道理、北上抗日和各民族一律平等的主张等,并共叙军民情意,重申了红军“三大禁条、四大注意”,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奉行各民族团结、平等及尊重回族群众习俗等政策。马德海向毛泽东主席讲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两人促膝夜谈,交谈甚欢,留下了著名的“单家集夜话”的故事。当晚,因毛泽东主席睡不惯北方人家的土炕,清真寺的阿訇就卸下一块门板,放在土炕上让毛泽东主席休息。第二天早上,战士们按照老规矩,把借来的木板等如数还清,损坏了的按价赔偿,而且把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部队离开村子时,回族群众在桌子上摆出了茶水、糕饼、水果等,有的老人还流着热泪,真是难分难舍。红军刚走不久,国民党的飞机就往村子里扔炸弹,清真寺差点儿被炸毁。红军走后,留下两个受伤的战士。国民党军队进村搜查时,村里两户村民硬说是自家孩子,他们才躲过了敌人的残杀。中央红军路过单家集进一步升华了回汉民族团结,为一年后一、二方面军在将台堡会师奠定了基础。
1936年9月,为迎接红二、四方面军北上,保证三大主力会师的左翼安全,西方野战军以红一师陈赓、杨勇部和红一军团直属骑兵团组成特别支队,由军团政委聂荣臻率领直插静宁、隆德地区。特别支队9月9日出发,经过数次战斗后于14日占领西吉县将台堡,先头部队到达兴隆镇、单家集一带。西征红军在单家集驻扎40多天,在当地建立了静宁县苏维埃政府,还建立了10个区级苏维埃政府和农民组织及35个乡级苏维埃政府,组建了120多人的游击队,打土豪、分果实。单家集人亲自体会到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力。红军热爱人民,人民拥护红军。红军离开后,单家集有10多名青年参加了红军,走上了革命道路。红军走后,海固工委在单家集设立了联络站,先后选派一些同志到单家集开展革命工作,他们宣传抗日,收集情报,发动群众,筹集粮款,为革命作出了贡献。抗日战争期间,单家集有30多名回族青年,奔赴抗日前线,与日寇浴血奋战。
红军三过单家集,让中国共产党红色的基因和血脉深深地扎根于此,单家集见证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当地群众与早期中国共产党人、中国工农红军心连心、共命运。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再次提到“单家集夜话”。他强调,红军长征在宁夏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红色记忆,你们要用这些红色资源教育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文章来源:宁夏统战
转载:银川统战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宁夏残疾人康复中心媒体矩阵
点击大图,长按扫描二维码关注哦
温馨提示
出门戴口罩,勤洗手
咳嗽或打喷嚏时捂住口鼻
将肉、蛋彻底做熟
避免与呼吸道患者密切接触
避免近距离接触野生动物或活牲畜
不要随地吐痰
不要去人多的地方凑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