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公众号:脑洞时史
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是全国规格建制最高、声名最著、红色教育资源最为丰富的园林式公墓安葬的山。里面安葬的大多都是国家领导人和对国家有重大贡献的功勋。
周纯全作为开国上将,他完全有资格被葬入八宝山革命公墓。
但是他临终时,却留下一句遗言:“我死后不葬入八宝山,也不要举办什么追悼会。”
为什么会留下这样一句遗言呢?
现在让我们回到过去,追忆那段战争历史。
1905年10月8日,周纯全出生在湖北省黄安县里湾附近的雷家田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14岁那年就去了武汉谋生,起初在茶楼当帮工,16岁那年进入汉口惠工织布厂当了工人。当时工人运动层出不穷,周纯全开始接受进步思想,萌生领导工人运动的想法。周纯全发现大家工资很低,加上惠工织布厂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有工人开展要求增加工资的斗争。
周纯全抓住机会,积极组织工人运动,最终实现罢工的目标。1926年就入党的周纯全,党内资历比徐帅还老。
当工人运动有了一定的成效之后,周纯全又积极参加地方暴动,并且还参与了历史上著名的黄麻起义。当时,参加起义的农民根本就没有什么武器而言,手中拿的都是些镰刀和石头之类的东西,与反动派展开血肉之战。
为解决革命的资金和武器问题,周纯全亲自走访,决定把信阳敌警备司令部旁边的一个银行作为行动目标。制定行动方案前,大家都劝说周纯全在后方指挥即可,遭到拒绝。
当时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武器,周纯全把两块青砖磨成手榴弹的样子。行动开始了,周纯全趁着夜色翻墙进入银行院子,用两颗“手榴弹”把看管金库的人员吓得跪地求饶。
就这样,周纯全拿走了700块大洋和2000多个铜板。这是一笔巨款,周纯全分文没拿,全部上交党组织。
1929年,在革命运动中出类拔萃的周纯全被提升为鄂豫边特委常委;次年,担任鄂豫皖省苏维埃政府政治保卫局局长。至此,他正式进入到红军高层,逐渐成为红四方面军的主要领导人,在红军中拥有很深的资历。
1931年11月7日在湖北黄安七里坪成立。主要的领导人为徐向前和陈昌浩。包括红四军和红二十五军,人员数量大概共4.5万人,不久之后,又增加了红九军。周纯全可以说是这支队伍的四号人物。
1932年,周纯全再度被任命为了红四方面军第10师政治委员,在他的率领下先后参加了枣阳新集、漫川等战役,而且还参与创建了川陕苏区。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开始长征,周纯全也跟随红军一起参加了长征。在长征途中,他的右眼被子弹打伤,却毫不在乎,仍沉着地指挥部队掩护大部队,甩开了敌人的追击。这使他的右眼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导致失明。
到了1935年,他迎来军事生涯中的顶峰,这一年他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张国焘依仗手里有8万红军,与中央要职务,让周纯全成为了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一度进入红军的核心层。
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张国焘执意南下,周纯全支持了他,后来,部队南下碰壁,8万余人缩减到4万余人,不得不北上,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
周纯全幡然醒悟,完全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内心一直愧疚不已,也对自己作出检讨。
有句话说得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就连周纯全也不例外,他甚至在红军时期犯下了大错,给自己的人生带来了一个不可弥补的错误。当时豫鄂皖的总政委是张国焘,而保卫局局长周纯全对张国焘是言听计从,只要他下达命令,周纯全保证完成任务。但是就是这么一种愚昧的服从,让周纯全酿成了大错。张国焘是一个比较豪横的人,根本听不了反对的言论,于是就借着周纯全的手来打压他们,只要有人表示反对,就会受到制裁。
后来第四次反围剿开始,徐向前正在前线指挥七里坪战斗。张国焘抓住了徐向前的“错误”,肃反的这段时间,时任保卫局局长周纯全在张国焘的授意下抓走了,严刑拷打,就是想从徐向前的妻子处挖出徐向前的黑料,借机把徐向前也除掉,让徐向前的妻子,承认自己是反革命,并且指出“同伙”,就是徐向前。
不得不说真正的共产党人,都是铁打的意志力,致死程训宣都没承认,可结局是悲惨的。
因为之前妻子有过被张国焘抓去又释放的经历,再加上战事吃紧,徐向前就一直没有问过此事。好不容易得空之后,徐向前四处打听才知道,自己的妻子程训宣已于1932年被保卫局枪决了。
对于此事,周纯全后来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他感到万分的悔恨。当1937年在延安时,徐向前找到了周纯全。
徐向前质问周纯全:“我的妻子程训宣到底有什么错误?你们为什么要枪决她?”
听到徐向前的问话,周纯全显得非常愧疚,他说:“她没有什么错,当初抓她是为了搞到整你的材料。”听到这句话,徐向前悲从中来,当场吐了一口血。
但由于周纯全只是执行者而非主事者,徐向前擦了擦嘴角的血便默默走开了。对于程训宣的被害,徐向前一辈子都没有释怀。
抗战爆发后,周纯全并没有被派往八路军主力部队担任要职,而是在后方办教育,先后出任了任陕北公学生活指导委员会主任、政治部主任、东北任本溪湖煤铁总公司总经理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副校长等职务。那个时期,周纯全主要做的事,就是竭尽全力地为党组织培养革命干部和人才。
而在解放战争中,周纯全又被任命为了东北任本溪湖煤铁总公司总经理、辽南行署主任等职务。
直到1947年9月后,他担任东北民主联军东线战勤司令部司令员,再次回到部队。
在解放战争中,周纯全将军也是立下了许多的功绩,他曾出任东北民主联军东线战勤司令部司令员,东北野战军后勤部副部长、第二部长,第四野战军后勤部第一部长等,这个后勤部长的职务确实是被周纯全干得如火如荼,可以说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等能取得成功,周纯全将军无疑是有着很大贡献的。
当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时,周纯全来视察时,也意外被彭德怀抓去“当壮丁”。当时,由于与美军的作战实力差距较大,军队的供给也一直得不到有效的供应。
由于周纯全较强的记忆能力和指挥能力,彭德怀就派遣他协助洪学智,为后勤工作助力。他和洪学智团结一致,利用人力、马力等进行物资的托运,并在朝鲜人民的帮助下,将军需运到了前线,确保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补给,创造了人类的历史。
回国后,周纯全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第一副部长兼副政委。
正因为他在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长期从事教育和后勤工作,名气显得不大。从而造成,很多人不认识他的原因。
可以说,周纯全被评为开国上将这个头衔不是浪得虚名,他做出的所有的贡献,都足以证明他被评为上将是名副其实的。
就连九大元帅的地位都未必比不过周成全。因为在1935年的沙窝会议之后,周成全当时担任了一项非常重要的职责,那就是红军政治部副主任,并且在当时就被评选为了政治局委员。而在当时还有一个人也担任了政治局委员,那就是朱总,其他未来的九位元帅都是没有足够的资格去担任政治局委员的。
周纯全的职务明显远远超过了许多的开国大将。因此在当时的授衔仪式前,有很多人认为将周纯全上将考虑放入十五大将的名单中是非常合理的。
而在1959年彭总遭受不正确批判时,周纯全是庐山上少数几位始终保持缄口不言的高级将领,用这种方式对老总表示了支持。
1985年,周纯全因病去世,享年80岁,临终时,却留下一句遗言:“我死后不葬入八宝山,也不要举办什么追悼会。丧事从简,骨灰洒在长江和红安”(红安是他的老家)
他这一生,有功有过。过错不可免,而这赫赫功绩也不能被遗忘。
仅以此文纪念开国上将周纯全。哪有什么岁月静好,有的只是他人替你负重前行。
▼点击下方卡片 发现更多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