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30日晚,开国上将萧克将军的夫人、原国家电力工业部副部长、百岁老红军蹇先佛因肺部感染在北京逝世,享年106岁。据悉,因疫情原因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遗体将于2023年1月5日火化后与萧克将军合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
八宝山革命公墓有着“地下中南海”之称,安放着32500多位国家领导人和元帅功臣的骨灰,从2006年开始允许领导人跟配偶合葬。2008年10月24日,戎马半生的“开国第一上将”,享年102岁的萧克去世并安葬于此。
(上图为萧克上将和夫人蹇先佛的合葬墓)
据了解,萧克将军原名武毅,是湖南郴州嘉禾县人,是我军历史上最年轻的高级指挥员之一;是我军院校正规化、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他还是作家、书法家,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蹇先佛是湖南张家界慈利县人,父亲蹇承晏是一位思想开明的富商,四个子女全都参加了红军。长子蹇先为因叛徒出卖被敌人杀害,幼子蹇先超牺牲在长征途中,两个女儿蹇先任、蹇先佛在长征路上谱写了坚韧的篇章,被誉为“长征姊妹花”。姐姐蹇先任曾任原中共中央组织部副秘书长,嫁给了十大元帅中排名第五的贺龙;妹妹蹇先佛则曾任原国家电力工业部副部长,嫁给了“开国第一上将”萧克。
(上图左为贺龙和蹇先任,右为萧克和蹇先佛)
1935年初,经贺龙和任弼时夫妇牵红引线,蹇先佛与萧克结为革命伴侣。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蹇先佛的身上经常背着两件“宝贝”,一件是1937年丈夫萧克创作的《罗霄军》书稿;另一件则是1939年出生,经历过战争、饥饿幸存下来的儿子萧星华。
蹇先佛理解什么是萧克最在乎的东西,战争年代里这部书稿就像萧克的第二事业,是丈夫对战争现实的客观记录与思考,细心的她连一张碎纸片都没有丢下,全部装在了皮包里时刻背在身上。解放战争爆发,她从延安奔赴华北承德期间,经过长途跋涉走到了河北滦平县,因为太过劳累取下皮包休息,醒来后发现皮包不见了,这下急坏了蹇先佛,她到处寻找也没有找到皮包踪影。无奈之下,她找到驻地部队说明了情况,驻地部队对此事高度重视,经过警卫人员与驻地部队同志们仔细地搜查,幸运地找了回来,否则大家便看不到1988年出版的《浴血罗霄》这一部40万字的战争写实。萧克上将因为《浴血罗霄》的出版获得了茅盾文学奖,如果没有蹇先佛的坚持,便没有萧克上将的第二事业。
鲁伟兵:国家高级导游员、国家金牌导游、中国导游考试辅导中心授课老师、湖南导游现场考试实务编委会成员。从事一线导游讲解18年,现为湖南省红培导游培训讲师、长沙市导游协会理事、湖南女子大学红培导师宣讲团成员,主要担任湖南大学、中南大学、长沙红培学院、湘潭市委党校、韶山干部学院等学院红培党建现场教学讲师,以红色视角解读湖湘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