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

痛悼!104岁巴州区籍百岁老红军离世2022年她曾是全国仅存的7位健在老红军

深切哀悼、缅怀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永远的女红军纪念章获得者,巴中市巴州区最后一名老红军王少连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月9日16时10分与世长辞,享年104岁。

王少连同志逝世后,巴中市、巴州区有关领导以及社会各界群众以不同方式表示慰问和哀悼。1月10日上午,巴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国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健,巴州区鼎山镇党委政府有关负责人到王少连家中缅怀、慰问。

据巴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王少连同志生于1919年4月。1933年,随母亲许发英、哥哥王少福一起参加红军,在川陕地区参与多次战斗战役,为大部队转移和后勤保障工作做出突出贡献,于1935年参加两河口战役后,英勇负伤,被迫留下故里养伤。伤愈后,不忘初心,继续在地方与反对势力开展斗争。解放后,积极投身地方经济建设,进行红色生命的延续与升华。王少连同志的一生是追求革命理想、坚定不移跟党奋斗、从不计较名利地位、无私奉献的一生。王少连生前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曾回忆,“当领导安排母亲许发英负责部队内勤,我就在儿童团做事,我们母女俩感到特别自豪,她们都特别认真负责,把工作处理得井井有序,部队首长特别高兴,把很多事都交给我们做,我们自然也把部队当成了自己的家。就像一家人这样,红军这里就是我们的家。我虽然年龄小,但我一点不胆怯,那时候部队安排我和另外几名童子团成员负责看管犯人,这些被抓进来的有过去欺压百姓的土豪劣绅,也有破坏苏维埃政府的坏蛋,早已都没了昔日的威风,我们就凭借一杆红缨枪和两把铁索,就将他们管得归依伏法……”2018年4月7日,来自革命老区巴中的冯潇潇带领着20位优秀红军后代登上了《星光大道》舞台,通过编导的精心安排和现场视频连线,百岁老红军王少连神采奕奕出现在大屏幕上,为巴中选手支持鼓劲、为红军后代呐喊助威。时间虽然不长,但她爠烁的精神面貌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也让更多的人记住了她的名字——百岁老红军王少连老人。王少连同志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爱党、爱国、耳濡目染支持家人爱自己的事业。她把对革命的忠诚、对党酷热的爱和满腔的心血全部倾注一生,用她一生的革命实践和精神传承。记者从巴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获悉,王少连老人出生在一个苦难之家,是贫苦的农民家庭,一家人难穿一件新衣,难吃一顿饱饭,就这样年复一年面朝黄土背朝天艰难度日。她们家又算是一个军人之家,红军来到大巴山,拨开乌云见青天。王少连的母亲许发英积极参加红军,当了妇女排长。又把王少连带到长胜县苏维埃政府参加红军,母女一道参加后勤工作,运输备战参战。王少连家也是一个战斗之家,红军时期打土豪,分田地、走长征、打日本、解放时缴土匪,消灭国民党,为党为国立功。她们家更是一个幸福之家。1979年,王少连牺牲在战场上的哥哥被认定为烈士。王少连的家庭是:五代军人,五代红,代代相传求大同。国泰民安逢盛世,子子辈辈乐融融。巴中市广大干部群众纷纷表示,将学习王少连坚如磐石、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继承革命优秀传统,永葆党的政治本色。将学习她不畏艰险、冲锋在前的奉献精神,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将学习她胸怀大爱、竭诚为民的赤子情怀,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聚焦巴中市“三市两地一枢纽”发展定位,围绕巴州区“清爽奋进幸福巴州”奋斗目标,以实干扛起担当,以奋斗书写华章,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同步全面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懈奋斗!

各位亲们,现在微信改了推送规则,如果你还想收到我们的推送 记得给公众号星标,经常点赞和在看,转发分享,留下您的评论 感谢一直以来的支持!

END –

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无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联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