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

300红军在长征胜利前夕离奇去世,经过数十年调查,终于真相大白

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长征的过程是万分艰难的,一方面要躲避敌军,另外还有一些不可知的危险存在。

耿湾镇位于陕西省与甘肃省交界的六盘山脚下,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小镇。而在85前,这里却发生了一起震惊党中央与毛泽东的大事,300名红军士兵在一夜之间离奇死亡,身上却没有任何伤口,没人知道那一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1935年10月15日黄昏,一支疲惫不堪的红军部队进入了耿湾镇,他们刚刚突破了国民党军队的封锁线,距离长征的终点陕北也只有一步之遥。天色已晚,指挥官命令部队就地休息,数百名红军士兵呼啦啦地跑到一个河边,捧起清澈的水就喝了起来,长征过程中严重缺水,现在是这些战士们最幸福的时刻。在解渴之后,红军将士们就地宿营,恢复好体力才能早日赶到陕北。

第二天,部队的吹号手吹响了嘹亮的军号,但是奇怪的是,原本纪律严明的部队,很多士兵面对军号却毫无反应,继续躺在地上呼呼大睡,待清醒的士兵上前进行查看,发现那些躺在地上的士兵早已经没有了呼吸,好像睡着了一样,脸上没有任何痛苦的表情。在长征结束之后,留下的红军士兵仅剩7000名,300名士兵是当时精锐的精锐,却倒在了最后的胜利前。毛泽东在得知消息后,马上组织力量来侦破此案,但是迫于当时的实力有限,这起案件在当时成为了悬案。

到底是谁杀害了红军士兵?大部分战士都将矛头指向了敌特投毒,因为在短时间内这么多的士兵死亡,能够想到的原因只有是投毒,但是驻地都配有巡逻人员,敌特是在何时投毒?是如何投毒的?一个个疑点像迷雾一般笼罩在人们的眼前,而这起久久未破的悬案一直拖到了1989年。

1989年秋天,一支驻扎在宁夏的解放军给水团对六盘山的水质进行调查。给水团的两位水文地质工程师王学印和王森林在调查水质的过程中,与当地人交流逐渐得知了当年的这一起悬案。出于职业的关系,两位科学家很快就将案件与水联系在了一起,怀疑是水的问题,但是当地民众同样也喝这里的水,怎么没事呢?王学印和王森林意识到,这个案件的破解并没有想象的那样简单。

在随后的三年时间里,王学印和王森林两位学者走遍了六盘山地区,对当地的水质进行了系统化的调查,并且寻访当年的目击者,尽可能多的获得了第一手资料,最后在当地百姓与有关部门的通力配合之下,这起悬案的结果才逐渐浮出了水面。

根据调查,在耿湾镇的溪水和泉水当中,钾离子和钠离子的含量非常高。我们平常喝的水,1吨当中钾含量为300g—500g,而在耿湾镇却高达1000g—2000g,严重超标。但是单纯的钾含量和钠含量超标并没有什么事,只是会让水变咸,最主要的问题出在了当地的地质构造上。耿湾镇位于石油分布区,一旦地质构造发生改变,油层当中的氰气就会发生泄漏,与钠离子与钾离子结合形成氰化钾和氰化钠,这是两种剧毒的物质,所以300名红军士兵就死在了它们的手中。因为地质活动是间歇性的,所以耿湾镇的水也间歇性含毒。

地质断层油气泄漏

所以在当年,所有饮用了当地水源的战士全部死亡,正是因为对当地环境不熟悉,加上一路奔波的疲惫,这才忽视了水的安全性。而当地的百姓因为长期饮用泉水,有经验的同时自身抵抗能力也更加的强,这也是为什么当地百姓喝水没事的原因。

经过50多年的苦苦探寻,元凶终于被找到,这些红军将士也就可以安息了。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