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在广东省英德市,正在积极推动土改的农民抓住了一位敌特分子,此人名叫莫雄,曾经担任过国民党的少将军官。
众人纷纷要求将其枪毙,此事传开后,古大存得知此事,他立刻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首先设法保住他。
然后立刻联系了叶剑英,叶剑英也一直在找他,得知此事后果断给陶铸发电报,要求立刻救下他,他是功臣。
不仅叶帅很关心他,就连毛主席也曾经专门表示一定要找到他。
那么这位国民党少将立了什么功,大家都要保护他。
早年经历
事情还要从1891年说起,莫雄出生在广东英德的一户农家,小时候历经苦难,当过放牛娃和伙夫。
16岁时,他接触了新思想,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参加了黄花岗起义。
后来袁世凯复辟,他又跟着孙中山发起了二次东征,作为一位老资格,他在国民党内很受敬重。
1927年莫雄当上了张发奎部队第12师的团长,后来被宋子文看中,调到了财务部工作,在上海偶然和共产党人项与年相识。
通过交流,他产生了离开国民党,加入共产党的意愿,但当时负责上海地下党组织的高级领导李可农却告诉他,你继续留在国民党内,更方便开展工作,暂时先不入党。
就此,莫雄成为了一位潜伏在国民政府内部的特工,只要有威胁红军的重要情报,他就设法将信息送出来。
关键情报
1934年,这一年蒋某人在庐山召开了军事会议,决定发起第五次围剿行动,目标是消灭红军。
此次行动高度机密,50多万大军悄悄的开始布置包围圈,如果不能送出情报,红军将面临巨大危险。
莫雄刚走出军事会议会场,就立刻回到保安司令部,找到了他安排进国军内部的三位同志,刘亚佛、卢志英和项与年。
四人当即商量对策,决定让熟悉地形的项与年假扮成教书匠,带着暗藏情报信息的字典前往中央苏区。
项与年一路爬山涉水忍饥挨饿,抵达苏区的时候几乎成了乞丐。周恩来看到情报后立刻开会,红军大部队果断转移,跳出了包围圈。
毛主席得知此事后专门赞扬了莫雄,说他是大功臣。
1936年,莫雄担任了贵州地区的保安司令,为了让红军安全过境,他设法支开国军63师,再次帮了红军。
历经坎坷
此事被蒋某人和军统得知,很快就将他抓了起来,但他在党内人脉很好,蒋某人也一直拿他当朋友,而且也找不到通共证据,只好放了他。
到了全面抗战阶段,他又多次设法给八路军游击队送武器和药品,营救被捕的党员战士。
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慢慢的军统也找到了一些证据,他感觉到了危险,果断去了香港,避开了军统的魔爪。
随着国内形势变化,1949年解放军进入广州后,毛主席又想起了他,专门嘱咐叶剑英,一定要找到他,给他安排工作。
于是就出现了叶剑英发紧急电报那一幕,在多位高级领导的重视下,他还受邀去北京参加了国庆典礼,后来担任了政协委员。
冲锋陷阵的是英雄,深入敌后的也是英雄,正是因为有了很多像莫雄这样的无名英雄,才有了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