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期”
一
宣讲员——金钰晨
鸡毛信
大家好,我是小小红军宣讲团的金钰晨,欢迎来收听我带来的红军小故事哦。
绘本故事分享
滑动查看更多
故事内容
抗日战阵时期,海娃是村里儿童团团长。小家伙很机灵,不但站岗放哨,还经常帮助游击队送信。
有一天,海娃去给住在张家庄的八路军王连长送信。这是一封粘着鸡毛的信,海娃送过这种信。他知道,只有十万火急的信才粘上鸡毛。
海娃走过村外的池塘边,发现池塘里的荷花就要凋谢了,一个个大莲蓬仰面朝天站在水里,海娃好想采几个莲蓬。“不行”海娃马上打消了自己的想法,“这封信太重要了,我可不能耽误时间。”
海娃正要继续赶路,忽然听到几声枪响。“不好!有情况。”海娃察觉到危险。他躲到一块大石头后面向枪声传来的方向看去,发现一对日本兵正迎面走来。
想躲已经来不及了,海娃急坏了,“这可怎么办啊!日本兵只要一查,鸡毛信就会被发现。”他到处找地方想把鸡毛信藏起来。
他跳下石头,想把鸡毛信压到石头下面,但石头太重了,他用尽力气,也没能搬动大石头。已经听到日本兵叽里呱啦的说话声了,海娃急中生智,把鸡毛信绑在了一只羊的尾巴下面。
然后海娃采了几个还没成熟的莲蓬,坐在石头上,装作有滋有味地吃起来。
他刚剥开一个莲蓬,日本军官就过来了。“喂!小孩,你在干什么?”日本军官一边问,一边拔出军刀吓唬海娃。
“我……我……我饿,来采……”海娃装作害怕的样子,哆哆嗦嗦地说。
接着,有个日本兵走过来把海娃全身搜了个遍,结果什么都没搜到。“你手里拿的什么东西?”日本军官好奇地问。“军官,是莲蓬。”为了打消鬼子的怀疑,海娃还小心地把一个莲蓬向日本军官递过去。
日本军官拿着莲蓬左看右看。海娃发现日本军官根本不知道莲蓬怎么吃,就故意拿着一个莲蓬咬了一口。“我的莲蓬!我的莲蓬!”日本军官踹了海娃一脚,海娃顺势倒在地上,日本军官这才带着队伍走了。
等日本兵走远了,海娃急忙爬起来,跑到羊群中,把藏在羊尾巴下面的鸡毛信解下来,小心地揣进口袋里。
海娃及时地把信送到了王连长手里,八路军根据这份情报,打了一个漂亮的歼灭战,消灭了前来进犯的日本兵。大家都夸海娃聪明,还给海娃戴了一朵大红花呢。
故事背景
海娃的人物原型本名叫秦玉根(这名字跟明朝时的巾帼英雄秦良玉很相似),1928年出生于山西省原平县(今属忻州辖区)。秦玉根小时候家里很穷,不幸的是,他3岁时便成了孤儿。于是他叔叔便把他接过来养了。但他的叔叔家里也很穷,根本养不起他,因为秦玉根自幼就长得人高马大,饭量大,不好养。于是他便被叔叔卖给了一家地主。在地主家,秦玉根4岁就开始放羊了。后来秦玉根之所以在送鸡毛信时能想到利用羊尾巴保护信件,这跟他长期的放羊生涯分不开的……
我是小小宣传员
二
宣讲员——王香凝
牛司令
大家好,我是小小红军宣讲团的王香凝,欢迎来收听我带来的红军小故事哦。
故事背景
推荐理由
《牛司令》的故事能让我们体会到在成长历程中总会有欢乐陪伴,也免不了有悲哀。因为成长是艰难的跋涉,是一条曲折的山路,身后是蜿蜒沉重的脚步。向前望去,布满荆棘,有时自己也会被划伤,但是只要勇敢去追寻,不因一时的疼痛而停留甚至后退,路终会在脚下延伸,成长就是这条漫无止境的长路,终点定会有美丽的太阳。
教师寄语:
雨果曾说:“艺术大道上荆棘丛生,也是件好事,常人望而却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在一扇扇成功的大门为你敞开时,不要因害怕而丢失成长的机会,不要因为胆怯而丢失步入成熟的门槛。
完
感谢大家的收听,我们下期再见!
图文排版:林文婷
信息来源:信息组
活动出品:保教室
审核发布:园长室